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是泥石流灾害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针对我国水电基地之一的雅砻江卡拉区段的泥石流,开展危险性评价研究,可以为卡拉地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雅砻江水电开发提供有力保障。卡拉地区泥石流频发,特别是2012年8月5日甲尔沟爆发大规模泥石流,冲毁沟口处中水电六局甲尔大桥在建桥墩,吞噬沟口小型挖掘机一辆。泥石流灾害对该区内的人民生命财产、公路交通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危害。论文在对卡拉地区泥石流灾害发育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以单条泥石流沟和卡拉地区作为评价对象,提出了基于可拓和组合赋权的单沟泥石流危险性方法,对研究区6条泥石流沟进行了危险性评价,并建立基于GIS的泥石流数据库,结合信息量法的基本原理,完成了卡拉地区泥石流危险性区划。取得的主要成果与结论如下:(1)卡拉地区属高山峡谷区,沟谷发育且纵比降大,崩滑类物源丰富,降雨集中,具备泥石流形成的基本条件。研究区属高原型副热带气候,降雨集中在6~9月份,小时降雨量可达29mm;流域高差1500~3000m,地形陡峻,沟床纵比降130~400‰;左岸多为阳坡、逆向坡,岩石风化作用强烈,崩塌堆积物及高山冻融碎屑物丰富,中型规模及以上崩塌10处;右岸多为阴坡、顺向坡,发育特大型滑坡7处,且人类活动强烈。(2)卡拉地区属泥石流易活动区,典型泥石流沟6条,泥石流灾害发育。在空间上,雅砻江左岸为沟谷型泥石流,具有规模大、频率低、流域大、数量少、沟谷成熟度高的特点;右岸发育坡面型泥石流,具有规模较小、频率高、流域小、数量多、沟谷成熟度低的特点。在时间,集中分布在雨季(6~9月份)。此外,泥石流的发育受前波断裂控制,该断裂带附近岩石较为破碎,滑坡发育,为泥石流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物源条件。(3)对于沟谷型泥石流,甲尔沟是一条老泥石流沟,流域内相对高差2890m,沟谷纵坡183.9‰,多处沟道堵塞,物源多为崩塌堆积物,静物源量约143.52×104m3,可启动物源量约36.78×104m3,沟道内堰塞湖发育,沟源海子数量多、水量大,在极端暴雨工况下,可发生中~大规模的溃决稀性泥石流;对于坡面型泥石流,野梨沟是一条新泥石流沟,相对高差1290m,沟谷纵坡396.97‰,沟道堵塞严重,物源为滑坡松散堆积物,静物源量约130×104m3,可启动物源量约30×104m3,暴雨情况下均可发生小规模的粘性泥石流。(4)采用基于可拓和组合赋权的单沟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模型,结果表明甲尔沟为高度危险,其余沟道均为中度危险。(5)基于GIS和信息量法的卡拉地区泥石流危险性区划结果表明,卡拉地区泥石流危险性总体上雅砻江右岸高于左岸,且右岸中高度以上的危险区面积比例高于左岸;左岸的央沟,危险性区划结果表明该流域中度危险以上面积较大,暴发泥石流的可能性较大;右岸的滑坡体(下田镇、上田镇、卡拉)基本上为极高度危险区,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