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津市作为环渤海经济中心,是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被誉为“中国经济的第三增长极”。而滨海新区作为天津市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国家级新区,对天津市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滨海新区的全年产值中,工业企业特别是制造业在新区的经济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些企业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但是从2011年开始,新区内工业企业效益持续下滑,大多数企业都面临沉重的“去库存化”和“去产能化”的双重压力,进入前所未有的转型升级阵痛期,实体经济利润空间不断受到挤压。可以说,滨海新区工业企业整体的生产体系滞后,精益管理意识薄弱,因此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面临的挑战将日益严峻。因此如何改善滨海新区企业特别是制造业的生产管理困境成为当下一大要务。本文通过总结精益生产的理论及其在国内外的应用,结合滨海新区工业企业的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根据滨海新区政府和企业的需求,提出在滨海新区工业企业内开展精益管理创新,并将新区工业企业所面临的精益管理创新归为精益技术管理级、精益布局级、精益现场级、精益流程级以及精益企业级等五大能级,而且对每一能级所包含的内容和相对应的选择途径进行阐述,同时构建了滨海新区工业企业精益管理创新途径选择模型。为了更好的诠释本文所提出的精益管理创新能级及改善途径,文章以滨海新区内RN公司所面临的精益流程级为例,对RN公司变桨系统生产线平衡问题进行具体研究分析,利用精益生产中生产线平衡的相关理论对其进行改善分析,解决了变桨系统生产线节拍不一致、人员效率低下及工序混乱等问题,为滨海新区政府和其他企业的精益管理创新提供思路和借鉴,使精益生产更好地服务于滨海新区工业企业。文章最后,在对本文内容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RN公司下一步改善分析方向,并对滨海新区工业企业开展精益管理创新的难点进行了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