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两中译本的比较研究——从女性主义翻译的角度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psm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文化转向”在翻译界的深入,人们开始关注翻译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互为影响的联系。随着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蓬勃展开,女性试图摆脱以往长期受歧视受压迫的从属地位,并要求在政治,文化,生活等方面取得与男性等同的权利。该运动很快影响到了文学与翻译领域,因此产生了女性主义翻译。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旨在反抗男性与原作在社会与文学中的绝对权威,提高女性与翻译的地位。女性主义译者认识到语言能够积极的干预意义的创造:译者不仅仅是沟通两种语言的读者,他/她同时也在进行“重写”,在操纵文本,运用语言对文化进行干预;女性主义译者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在译文中凸显女性身影,充分显示出女性主义意识。 本文作者试图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角度对《傲慢与偏见》的两个中译本进行比较研究。《傲慢与偏见》是女性作者简·奥斯丁的具有女性主义意识的作品,所选的中译本译者分别为张玲、张杨和孙致礼。通过对比研究,本文揭示了不同的译者在理论策略和实践手段的不同特色,尤其强调女性译者的女性主义意识。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结构。第二章是关于国内外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和实践的文献综述。第三章具体分析了有关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话题,尤其是女性主义译者的语言和翻译策略,为下一章的文本分析提供理论框架。第四章从翻译策略和语言表达两个方面对比研究两个中译本。通过比较分析,本文作者根据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揭示出张译本中所含的女性意识。第五章指出了本文作者的发现,即通过对比分析,女性译者张玲的女性意识强于男性译者孙致礼的女性意识,同时指出了本文的局限性。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认为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引入在英汉翻译实践中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尤其是可以用来指导女性主义文学作品的翻译。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国内外法律翻译的历史,综述了相关研究成果,并指出对英语法律文本翻译开展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接着,文章从词汇、句法及修辞的视角,具体论述了英语法律文本的语
针对天空背景下红外图像弱小目标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用于红外小目标检测的算法,在9个点及以上的目标中,传统图像预处理采用3×3模板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文中采用5×5,4×4的模板对红外图像进行中值滤波,灰度形态学等预处理,采用大规模可编程门阵列来实现,通过实测天空背景下的红外图像实验,表明了该算法能有效地检测出红外图像中的弱小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