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为了获取调强放射治疗(IMRT)中患者全身剂量分布的系列数据,掌握患者靶外剂量分布的具体情形及其影响因素,科学地评价IMRT靶外辐射危险、制订相应有效的IMRT质量保证方针,主要使用了Varian CL-23EX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放疗系统和PICKER PQ600型CT断层扫描系统,结合标准水模体、IMRT调强模体和仿真人体模型,采用LiF(Mg,Cu,P)热释光剂量计(TLD)、PTW UNIDOS电离室和胶片测量的方法,在进行标准照射野常规放射治疗、适形放射治疗和IMRT靶区靶外局部剂量测量的实验基础上,重点开展了典型鼻咽癌和下腹部肿瘤IMRT全身剂量分布的一系列实验研究工作。
结果分析表明:
(1)该鼻咽癌病例IMRT时,胸部乳腺中线以上的组织和器官中,接受10%~50%、5%~10%、1%~5%处方剂量的位点数分别占所测剂量位点数的3.4%、3.4%和21.2%,接受1%以下处方剂量的组织位点均处于胸部乳腺中线以下的组织中,占所测剂量位点数的65.2%;鼻咽癌IMRT全疗程接受10%处方剂量以下中小水平靶外剂量照射的组织器官不会达到相应的正常组织耐受剂量而发生明显的放射损伤;腮腺、甲状腺的部分组织和臂丛的部分节段接受的最高靶外剂量为处方剂量的90%以上,存在放射损伤的高风险;邻近视神经和视交叉存在接受50%以上处方剂量的受照部位,应严格遵守IMRT治疗计划,避免其接受超耐受剂量照射。
(2)典型下腹部肿瘤IMRT时,仿真人体模型相应于女性性腺部位的受照剂量最高为处方剂量的75.8%,单次IMRT治疗照射可能引起短暂性的不孕;相应于男性性腺部位的受照剂量最高为处方剂量的2.9%,也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殖功能:直肠所受靶外剂量最高为处方剂量的79.4%,也应注意防止发生坏死、瘘道和狭窄等放疗并发症。
(3)该鼻咽癌和下腹部肿瘤IMRT时,属于典型靶外器官的乳腺所受靶外剂量最高分别为处方剂量的1.51%和0.15%,全程累积受照剂量仍有可能增高诱发乳腺癌的辐射危险。
(4)与常规放疗相比,IMRT患者靶外更多的正常组织受到靶外中小剂量照射,通常的靶外皮肤反应也属于阈剂量以下的轻微反应,而其靶区内皮肤的放射损伤一般不如常规放疗那么严重。该典型鼻咽癌和下腹部肿瘤IMRT时,虽然患者某些靶外器官的全部或部分(节段)处于靶区并接受了较高剂量照射,但这只是从靶区特性和治疗计划的具体需要出发而不可避免的,仍不可否认IMRT存在高于常规放疗的独特优势。
(5)影响常规放射治疗靶外剂量分布的因素主要来源于照射条件、照射野表面的几何形态、体内组织的不均匀性、定位误差和靶区剂量分布;适形放疗和IMRT时靶外剂量分布的影响因素还应着重考虑图像数据的获取、人员对靶区确定的主观性以及治疗计划的个体差异等等。总之,由本研究获得的典型IMRT全身剂量分布的系列数据,真实地反映了患者靶外剂量分布的具体情形,用于IMRT辐射危险评价是切实可行的:掌握IMRT靶外剂量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坚持“高素质、高精度、高水平”的IMRT质量保证方针,是实现患者靶外防护、凸现IMRT临床优势的基本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