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街区作为城市历史文化与地域特征的体现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城市发展进程中,许多城市的历史街区由于各种城市问题的存在成为城市中急需改善的区域。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土地资源日益紧张,促使城市旧城区成为新的开发对象。在我国已经实践的许多旧城改造中,不当的改造更新措施使得城市文化内涵及场所精神遭到极大的破坏,这其中也包括大量对城市历史街区的改造与更新。因此,寻求一种适宜我国历史街区现状的保护与更新策略,在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与场所精神的基础上,实现历史街区的物质更新、功能适应性调整、经济复苏、街区活力的再创造是十分必要的。在此引入“城市触媒理论”的相关概念,基于对“城市触媒理论”城市设计策略的研究,探讨可借鉴的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模式。文章绪论部分首先对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现状进行了简要论述,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模式为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随后对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做出论述并提出论文的组织结构。文章第二章节,通过对城市触媒理论及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研究,从理论层面上对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策略进行探讨。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文章第三章节对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过程中,城市触媒理论的应用策略、实践模式予以总结归纳。通过对国内己完成实际案例的分析,从触媒元素的塑造、触媒反应的发生发展过程、触媒模式的实践途径三个层面上对触媒式保护与更新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做出整体上的把握。文章第四章节将前文的研究成果应用于聊城市古城区“东南片区”保护与整治规划这一实际项目中。以“东南片区”现状为依据,对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模式通过触媒元素的合理选取及塑造、触媒反应的控制与引导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对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触媒模式的可行性与合理性予以验证并对其实现途径进行详细阐述。最后,对基于“城市触媒理论”的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模式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启示予以总结,以期提出一种适宜我国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