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及其实施路径和策略的比较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y1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知识在数量方面的需求和质量方面的要求不断提升,希望通过知识的转化创造出更多的社会价值,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的快速进步。隐性知识的提出,推翻了人们以往固有的知识观,人们不再仅仅关注显性知识的学习和传递,而是开始注重更深层次的隐性知识,教育领域亦是如此,对教师隐性知识内涵和价值的关注,也引发了对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实施路径和策略的进一步探索和研究。聚焦所研究的核心问题,本研究就隐性知识的内涵、特点入手,辨析其与显性知识的关系,总结归纳出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途径,进而明确教师隐性知识的内涵和价值,推演出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实施路径。初步构建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实施路径图,为后文具体阐述教师在职培训中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实施路径与策略奠定基础。具体来说,本论文总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包括研究的背景以及对相关主题的文献综述,研究的目的、意义、对象、思路和方法。第二章是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内涵分析。整理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在对已有研究的梳理和归纳过程中,进一步厘清本研究核心概念“隐性知识”和“教师隐性知识”的内涵,为下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中重点阐述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路径,分为以下两个方面:内部会话(反思)与外部会话(与他人交流)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重要途径;信息技术或其他类型的技术支持是信息化时代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途径之一。进而明确提出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实施路径主要为以下三条:教育反思是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内部力量;教师交流是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外部刺激;信息技术是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技术支持。第三章是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实施路径和策略的有效探索。上海市实验学校、长宁区初中教师高端培训创新实验班、日本滨之乡小学三个案例,分别以“团队协作分享”、“区校联动合作”、“学校共同体”为特色,探索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具体实施路径与策略。第四章是结论与建议。通过对三个案例的分析研究,总结归纳出促进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有效策略,为我国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与专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其他文献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是电力系统最重要的二次设备,保护压板是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实现其功能的桥梁,在系统运行方式发生改变时,往往会相应地进行保护压板的配合投停操
在我看来,地域文化对一个艺术家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刻骨铭心的,中往今来,一些优秀的艺术家从他们的作品都会有深刻的体现。海南处处皆美景,到过海南的人,尤其是生活在海南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看海南艺术家云泓崴的作品,就可以感受到海洋文化和海岛生活对他的影响。  最早引起我注意的是他的写实作品,他的《醒狮》系列作品,画面追求的是一种宁静的暴发力,注重形式和韵味,尤其是对狮子眼神的刻化令人过目不忘,眼神
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理解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是一种认知模式,属于人格变量。视觉工作记忆是一个容量十分有限的短
压力性生活事件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给个体带来压力的负性生活变动(如:恋爱失败,亲人,好友重病死亡)。经历压力性生活事件的个体更有可能在未来出现一系列的认知,行为,情绪
研究目的:单杠项目是中国竞技体操的弱项,尽管中国队分别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2009年世界体操锦标赛上获得了单杠项目的世界冠军。然而,我国单杠项目与竞技体操其他项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