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中行走的野玫瑰——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妓女形象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wan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妓女之所以成为大量文学作品中着力塑造的形象,是因为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和话语身份。古往今来,中外的许多伟大作家怀着人道主义的同情心和正义感,塑造了一系列命运悲惨、情操高尚的美丽女子的形象,借她们来完成对女性的歌颂和黑暗社会的批判。   纵观中国的妓女书写历史,可以整理出一条清晰的脉络,陈思和先生将他们总结为“娼妓制度是构成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它不完全是作为纯粹的商品形态出现的,——至少从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是这样。”古代文学中的妓女是文人才子的红颜知己,聪慧侠义,勇敢多情。近代之后的妓女作品则充满着“批判性和知耻感”,嫖妓成了赤裸裸的买卖,妓女则是失去自尊的受害者。   当代文坛上的妓女形象多姿多彩,各具匠心。本文拟通过梳理文学作品中的妓女形象,结合中国当代高速城市化之下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妓女的特殊社会地位及话语身份,分析当代作家塑造妓女形象的复杂动因。进一步对具有代表性的妓女形象的建构及其内涵进行分析,总结当代文学作品中妓女形象塑造的文学、道德伦理、历史意义和价值,发掘其在新文化意识上的认知,为当代文学作品中的其他形象提供研究观照。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原型批评是20世纪中期西方文艺理论界一个重要的批评流派,被誉为西方当代三大文学批评之一。原型批评理论置基于荣格的分析心理学说和弗雷泽的人类学理论,最终成形于加拿大文学
大卫·达姆罗什(David Damrosch)(1953-)是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的比较文学学者,在世界文学理论与实践方面都颇有成就。回溯他的求学和工作经历,都专注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领域,
《文心雕龙》与《诗式》是文论史上两部著名的文学理论著作。   两书有相似的产生契机。两书产生于齐梁,中唐,两个政治上大乱未定,经济文化相对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两书作者都
本文以舞蹈为观照对象,对剧场表演艺术之审美感知的默会进行了研究。舞蹈以身体舞姿作为表达的符号,每一动作、姿势都有其内在的情意内涵,舞蹈身体符号是一种暧昧的、含混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