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结构的转变,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由于老龄化问题程度的深化和家庭组织结构的不断变化,在社会形态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并且在不断扩大,有很多学者把它称之为“空巢家庭”。在现实生活中,“空巢”模式已代替传统“四世同堂”的家庭模式,成为主流核心家庭的发展趋势,空巢家庭中的老年人被称之为空巢老人。空巢是对这一现象很生动的比喻,老人的子女因各种情况平时不在身边,只剩下一对老年夫妻在家,因此平常的生活中只能靠老人自己照顾自己,空巢老人成为了老年人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在生活方面的护理、精神上的抚慰、医疗救治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因此“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也成为学术界需要深入研究探索的问题之一。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是现阶段我国空巢老人养老模式之一。社区作为平台,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模式,它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老人足不出户的同时又能得到机构养老的服务体验,使不愿离开多年生活环境的老年人,在家享受更加专业周到的养老服务。既能填补空巢老人在精神生活方面的贫乏和空虚,同时社区养老服务也让老人享有到家庭温暖的感觉,让他们能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本文立足于解决我国老龄化社会养老实际问题,改善老年人晚年实际生活质量,使老年人尤其是空巢老人更有意义的生活,最终构建“老有所养”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长春市先进社区南关区桃源社区为例,研究其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及其养老需求和供给状况,进而考察现阶段社区养老服务对空巢老人养老方面发挥的作用。本文以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桃源社区的空巢老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重点考察南关区桃源社区空巢老人的基本情况,在对长春市南关区桃源社区空巢老人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以点带面,了解空巢老人的数量、结构、收入、家庭等状况,并对其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状况展开分析。在以空巢老人的相关研究理论为支撑的基础上,结合老年人的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分析现阶段桃源社区养老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完善桃源社区养老服务的针对性对策建议,为我国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全文包括五个主要章节: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主要内容和主要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是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老年次文化理论、养老保障理论和家庭生命周期理论,这些相关理论对分析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及作用。第三章是对长春市南关区桃源社区空巢老人养老服务需求现状分析。主要包括:桃源社区空巢老人的基本状况分析和空巢老人养老需求分析。第四章是对长春市桃源社区空巢老人养老服务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主要包括:桃源社区空巢老人养老服务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第五章是对策建议。针对桃源社区空巢老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即增强社会养老意识,促进社区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大力提高服务人员专业化水平和优化志愿者队伍,完善法律法规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总之,解决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是一个庞大的工程,而社区养老服务是这个工程的重要一环,它的建设和完善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们还应在制度建设、法制建设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在社会舆论层面上进行教育,吸纳更多的社会有责任感的人加入到志愿者服务的行列里,为了能更好的解决空巢老人问题,我们还要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一心一意为老人们着想、为他们服务,使空巢老年人的生活更加和谐,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