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在高校毕业生招聘方面投入越来越大,为了更有效的吸引优秀应届生的加入,在高校毕业生非理性择业现象越来越普遍的情况下,企业只有不惜成本组织大规模的招聘活动,投入大量广告等。然而优秀的应届毕业生常会拿到多家企业的录取并择优加入。参考企业招聘的前期投入,招聘效率低下的问题愈发凸显。为了更有效的吸引应届毕业生,同时也为了企业招聘效率提升,招聘者需要更好的了解应届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心理因素和选择过程。本研究则是立足于分析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择业信息源对于其择业意向的影响。本研究在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总结后,提出了本研究的构思和假设,并构建了高校毕业生择业信息源对于择业意向影响的模型,以国外成熟量表为依据,针对高校毕业生,采取了问卷调研的方式对其进行研究。根据预调研结果,确定了正式问卷后,在正式调研中一共回收有效问卷216份,并综合运用多层线性模型,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网络信息源、口碑信息源和新闻信息源与择业意向显著正相关,校园信息源与择业意向的相关性假设没有得到验证。2.计划行为理论要素在择业信息源与择业意向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其中,择业态度对于择业信息源与择业意向的关系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主观规范对于口碑信息源与择业意向的关系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3.心理控制源在择业信息源与择业意向的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其中,内控型在择业态度和择业意向之间起调节作用,而有势力的他人对主观规范和择业意向之间起调节作用。本研究对中国情境下择业信息源的研究作出了探索性研究,完善了择业信息源的分类,并将计划行为理论运用到择业决策的领域。研究成果对高校毕业生和企业的招聘均具有一定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