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虚拟讨论社区成员的身份探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aid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互联网服务形式之一中国虚拟社区,历史只有短短十余年,发展于非物理环境平台之上。来自不同历史、社会、文化、地理环境背景的人,怀着共同的兴趣和需求汇聚一堂,交流信息分享观点,获取相互认同,形成立场和角色意识,构建和发展多重动态的身份。中国虚拟社区发展于虚拟的互联网平台,而却以人真实的互动交流为基础。本论文聚焦于中国虚拟社区的一型—中国虚拟讨论社区(即BBS虚拟社区),试图探索中国虚拟讨论社区成员的身份建构问题。身份借由交际形成于文化情境下。中国虚拟讨论社区为身份阐释提供了大文化背景,而交际使身份建构和发展得以实现,并对身份起到折射作用。身份在文化和交际间建设了一座桥梁。本文中身份不仅是一种分析手段,更是研究阐述的对象。本论文利用定性分析的方法阐述了中国虚拟讨论社区成员的身份构建和发展。使用的定性分析法包括案例分析法和身份分析法,其中案例分析法渗透于第四部分的发现和讨论中。案例分析资源取材于具有轰动性的,成员参与程度高的天涯虚拟社区事件和文章,资源的筛选遵循八大原则。调研工作借助了天涯搜索引擎,天涯数据中心和天涯站内信息发送设备的帮助。身份分析法在近十年为专家学者所使用,该方法以身份作为分析的手段和立场,试图在交际中探索新身份的形成发展。借由定性分析法本论文得出以下的基本观点:1)中国虚拟讨论社区成员的身份在此定义为:基于文本交流,形成于历史、社会、文化、情景多维度下的,对自我立场和主观角色扮演的整合意识。它是多维的,动态的,主观能动的。在中国虚拟讨论社区大环境下,成员形成的主导身份是建构于文化维度下的交际文化身份,虚拟社区的交际文化为该主导身份的形成发展提供了情景和背景。2)中国虚拟社区的交际文化可以从历史发展,定向,价值观,成员身份,和面子功夫方面进行了阐释和探讨。社区成员不仅共享一套世界观,信仰,动机和心理要因,而且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了新的复合身份以及面子系统和面子方略。3)本文遵循身份的自然发展过程对身份进行了理论和案例相结合的阐述。身份的自然发展过程包括:身份的建构,身份的强化(重点分析主导身份的强化),身份的危机和冲突,身份的重建。中国虚拟讨论社区成员的身份建构于历史、文化、社会、情景四种维度下。虽然身份是多维动态的,但在某种文化或社会情境下会形成一种主导的、相对稳定的主导身份。
其他文献
目的对软组织测量系统应用于颅颌面特征研究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通过跟踪调查研究不同年龄阶段的颅颌面的软组织测量,观察其测量的项目和数据结果,建立颌面部对称性相关指标
异丙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有机溶剂,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异丙醇和水的混合废液,实现异丙醇和水的分离有着重要的意义。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高纯度的异丙醇,而常压下
以粉煤灰、NaOH、水玻璃为主要原料制备了地质聚合物,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电子扫描显微镜及能谱仪(SEM/EDX)、核磁共振仪(NMR)、热重-差示扫
根据目前的电厂自动化水平,提出新建的新型火力发电厂300MW和600MW机组的定员。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中药苦碟子对恶性B16黑色素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和凋亡蛋白Bcl-2/Bax表达的变化,探讨中药苦碟子抑制B16黑色素瘤细胞生长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细胞培养和MTT实
本文基于犯罪是社会越轨行为,是社会化过程的缺陷或障碍导致的,对罪犯矫正就是使其再社会化的社会学理论,对社区矫正对象这一特殊弱势群体再社会化进行研究。作者试图打破监
外商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外贸易和引进利用外资急剧扩张。FDI不仅增加了就业,推动了我国经济增长,更为我国各种产业的发
政务中心区作为一个城市的政治中心与核心,集中体现了城市的精神,成为城市意象的中心,面对当今社会提出的口号: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政务中心区的建设更应体现这种社会价值
王建民是近年来我国民族器乐创作方面成绩显著的作曲家,谱写的大量作品在国家级、省级等重要专业比赛中获奖。《第三二胡狂想曲》是其代表作之一。本文通过对这部二胡作品的
报刊政论语体服务于人类的社会政治活动领域和经济文化领域,广泛运用于大众媒体,如报纸、电台、广播、期刊杂志等。在功能修辞学中,报刊政论语体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报纸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