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易大传》作为先秦一部境界至高的著述,其美学意蕴因象数的变易无穷而博大深奥;其审美感悟因阴阳的刚柔相济而余味曲包,它对中国古典文学艺术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其中蕴藏的美学思想与深厚的精神文化内涵在中国古代美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生发与滋养了中国古典艺术中的书法、绘画、音乐、文学等诸多领域的美学意蕴,有机地融合了先秦诸子各派的学术思想精髓,辞约旨丰、包举洪纤。俯仰抉发于天地之间,作易索卦于福祸之际,以其理性和谐的“易道”观渗透于华夏民族漫长而悠久的审美体验之中。
本文以“十翼”之中的《彖传》、《象传》及《文言传》为主要切入点,并兼顾其他各篇,力求从全方位的视野对《周易大传》的美学思想进行准确的解读,分别从“中正之美”、“亨通之美”和“礼乐之美”三个视角对其所包含的文艺美学观进行具体的阐释。论述了《周易大传》阴阳对立互补的审美意识中所独具的“执中”的对称美感体验及其“中和礼正”的审美标准与儒家“中和”之美的思想渊源;同时从人们现实生存所直面的实用理性精神的层面,进一步剖析《周易大传》所孜孜以求的“亨顺通达”的生命理想,在忠实于史实的基础上结合当时士人精神风貌,对产生这种重视“人本位”价值观的成因进行深入地探究;最后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渗透出来的礼乐思想进行深入的挖掘,特别对研究中少有关注的、《易传》本文中所蕴含的音乐美学思想进行集中地分析,并详细阐述其重“利”轻“乐”倾向的缘由。
总之,本文仅从《周易大传》美学思想探究的一隅出发,力求捕捉其审美之思的“沧海一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