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嘧啶类化合物具有抗真菌,促进生物生长调节的作用,广泛用于医药和农药的制备。4,6-二羟基嘧啶是合成嘧啶类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本文针对4,6-二羟基嘧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文中对4,6-二羟基嘧啶合成反应的热力学数据进行了计算,得到了相关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其工艺条件的设计及生产提供了热力学依据。
本文以丙二酸二甲酯和甲酰胺为原料在甲醇钠的催化下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设计对4,6-二羟基嘧啶的工艺过程进行了优化,得到了较佳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3 h,甲醇钠浓度为30%,n(丙二酸二甲酯):n(甲酰胺):n(甲醇钠)=1:2.6:3。在此工艺条件下,4,6-二羟基嘧啶的合成收率可达到82.09%,产物经红外光谱鉴定,证明结构正确。优化后的合成工艺具有反应时间短、原料用量少、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操作等优点。
采用等温法实验研究了该合成反应体系的表观动力学,该实验测定了合成体系中不同时刻的反应产物的收率,得到了实验范围内能比较准确描述反应收率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投料配比变化的动力学方程,建立了动力学模型并得到了模型参数。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反应均服从二级不可逆动力学模型。实验还验证了所得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可靠性,为其工业生产提供了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