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不断加深,资本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全球股票市场之间的联系也愈加紧密。2014年11月17日沪港通正式开通,标志着上海与香港股票市场互联互通交易机制的建立,对沪港两地股市的股价联动效应产生深刻影响。对于股市间股价联动效应增强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必须全面客观分析,在发挥资本市场开放积极作用的同时防范市场联动引致的风险。基于沪港通背景研究沪港股市股价联动效应,有利于全面分析沪港股市的运行机制;提高对股票市场资金融通、资源配置等功能的认识和把握,为投资者决策和监管者政策制定提供建议;有助于维护股市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为我国探索符合自身发展的渐进式开放策略和深化境内外股市互联互通提供借鉴,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选取2005年5月9日至2018年12月28日上证综指和恒生指数对数收益率作为样本数据,以沪港通开通为时间节点划分研究阶段。实证分析从描述性统计和基本检验出发,分别采用VAR模型及相关检验、DCC-GARCH模型进行股指收益率序列的建模,研究沪港通前、后沪港股市的股价联动效应及其变动。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沪港通前、后沪港股市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且沪港通之后正相关性增强;二是VAR建模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方差分解分析的结论一致,沪港通之后沪港股市具有显著的相互影响且互为格兰杰原因,对来自对方市场的冲击反应增强且滞后期间数增加,沪港股市相互的波动贡献度均上升,沪港股市的股价联动效应显著增强;三是DCC-GARCH模型估计进一步验证了沪港股市的股价联动效应,沪港股市的相关性具有持续性和时变性特征,沪港通之后沪港股市的相关性增强且相关性的波动程度有所减弱。基于沪港通前后沪港股市股价联动效应的纵向比较,本文深入探讨沪港股市股价联动效应增强的多重原因,及其对两地股市价格水平和发展趋势的影响。最后,本文从推广沪港通运行经验、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完善市场投资者结构、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管的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