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硝酸铵(AN)的多晶性,吸湿性等特点,严重制约其在工业,农业以及国防领域中的应用。硝酸钱的相稳定性研究成为解决硝酸铵在使用温度范围内晶形转变问题的关键。本论文综合考虑金属阳离子以及聚合物对硝酸铵相转变行为的影响,用聚丙烯酸钾制备相稳定硝酸铵(PSAN),消除了硝酸铵IV-III的32.3℃相转变温度,并将III-II的84.2℃相转变温度提高到100℃左右;对其改性前后相关性质进行了比较,并探讨硝酸铵的相稳定性研究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单体浓度25%,引发剂0.5%,25℃,pH12-13之间下可以制得分子量在1×105-1×106之间的聚丙烯酸钾;当聚丙烯酸钾的添加量达到或大于1.1%(质量百分比)时,就能消除硝酸铵IV-III的32.3℃相转变温度,并将III-II的84.2℃相转变温度提高到100℃左右;当聚丙烯酸钾的添加量达到或大于2.0%(质量百分比)时,使得硝酸铵的吸湿速率下降9.64%。而其余丙烯酸树脂,发现只有聚甲基丙烯酸钾达到1.5%(质量百分比)时能消除硝酸铵IV-III的32.3℃相转变温度,并将III-II的84.2℃相转变温度提高到100℃左右,但仅使得吸湿速率下降0.97%;聚丙烯酰胺对硝酸铵IV-III的32.3℃相转变温度以及III-II的84.2℃相转变温度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使得硝酸铵的吸湿速率下降11.90%。综合考虑相转变,吸湿性,热稳定性等因素,认为聚丙烯酸钾才是好的相稳定剂。通过研究发现,聚丙烯酸钾作为硝酸钱的晶相稳定剂主要机理为:一方面是K+取代NH4+破坏原有的晶胞结构,防止硝酸铵的IV-III相转变,并将III-II相转变温度提高;另一方面是聚丙烯酸钾附着在硝酸铵的表面上,在其表面形成了一层疏水保护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