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始兴位于粤北韶关,地处三省交界,扼守南北通衢。自古以来,这里商旅往来,货物集散,文化交流频繁,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因其位于五岭之南麓,关山险固,易守难攻,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在战火纷争的年代,军事设施和民间设防以各种形式广泛的分布着。基于上述背景,催生了始兴四角楼建筑,形成了独特的乡土景观。四角楼建筑作为我国传统建筑的特殊类型,由来已久,分布广泛,具有形制规整,布局严谨,体量雄壮,坚不可摧的特点,是社会文化,建筑技艺和地域特征的反映。时至今日,其现存遗构面临衰败之危,因此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紧迫而必要。在此生活的是明代中期从邻省迁入的客家族群。这一次的大规模移民所带来的生活习俗与价值观念等,在建筑的空间和样式上呈现出来,聚族而居、对外封闭、大型的围楼、多样的角楼,都是客家建筑的典型特征。传统民居和聚落的设防,是为避自然灾害和社会动荡所必需的,是传统民居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今日其防御功能早已失去作用,但是人类生存的忧患意识是永不过时的,防御体系的设计思路和营造技艺的内涵,至今仍有启示作用。本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在大量文献资料研究和田野调研的基础下,确定了研究选题和研究范围。第二章对始兴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进行整理分析,以地方文献和相关研究为基础,从地形地势、兵匪活动、交通开发、人口迁徙等背景入手,试图总结出四角楼发生原因和影响因素。第三章是对四角楼形式的系统研究,结合前人研究和现场建筑测绘调查,通过分类比较,归纳总结其特征。第四章,选取了典型的建筑案例,分析其村落环境、建筑功能、文化内涵等方面。第五章,从规划和建筑两个层面,探讨其建筑营建技术和防御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