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电视诞生以来,媒介对于娱乐的能动作用得到跨越式发展,为娱乐节目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最佳的载体,电视综艺娱乐节目成为电视荧屏上最早出现、最为常见、最引人关注的节目形态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制作与海外节目模式模仿的现象开始出现,并呈现出愈演愈烈的发展趋势。由于盲目的跟风与引进,一度使我国电视娱乐节目陷入“泛娱乐化”时期,“加强版限娱令”的通知规定,势必引发未来各大卫视电视节目编排的重新洗牌。本文在梳理我国模式类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发展历史的基础上,主要以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和《我是歌手》等节目作为案例,从节目制作、节目形态与模式改造以及本土化营销推广等方面探析其节目娱乐性的科学化与专业化,挖掘模式类电视娱乐节目如何通过合理的创新与改造进行本土化传播与推广。 本文首先系统的探索了“模式类电视娱乐节目”的来源、兴起,并在第一章节中以图表的形式,更加清晰地对我国模式类电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历史与现状进行了梳理。在第三、四章节中,本文将案例置于传播学、美学、大众文化等多维度视角的理论框架下进行集中分析,探求模式类综艺节目本土化制作规律与特点。最后通过主要个案节目的对比研究,总结其本土化成功的传播营销特色和指出模式类娱乐节目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扰,进一步探讨中国未来模式类甚至中国综艺娱乐节目的发展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