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乾安油田老区属低渗透裂缝砂岩油藏,纵向上油层发育多,层间及平面非均质性严重,储层物性较差,裂缝发育。自1985年投入开发,经过20多年的开发历程,初期采用的300×300m反九点注采井网未进行大规模调整,已严重不适应地下地质条件需要,目前水驱控制程度仅60.3%,采出程度18.4%,综合含水72.17%,采出程度19.07%,剩余可采储量丰富,通过井网调整提高油田的开发效果已迫在眉睫。而研究认识储层变化和流体运动规律,预测剩余油分布,是进行综合挖潜调整、提高采收率的基础。因此乾安老区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采取的技术路线为:对油田油藏地质特征进行全面的再认识和精细定量表征,采用沉积微相方法、数值模拟方法并结合动态资料、监测资料、分析化验等资料综合预测剩余油分布,并计算剩余油储量,确定潜力区和潜力层段,最终建立反映目前油藏三维特征的地质模型(在精细对比基础上,建立各单砂体构造模型;根据沉积相研究成果,建立各单砂体的砂体模型;在含油范围内,根据油层厚度,建立起油层展布模型;应用建立的测井解释模板,建立各砂体储层参数空间结构模型),最终明确了乾安油田老区主力层及非主力层,主力相带及非主力相带,排内及排间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并以此为指导,进行了井网调整试验区的部署与实施,通过实施进一步修正了对规律的认识,为乾安油田老区今后的整体调整进行了必要的技术储备,同时也为同类油藏的加密调整提供了很好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