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女性的主体言说——论谭恩美小说的叙事策略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gc596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Amy Tan)的小说文本为研究对象,借鉴西方结构主义叙事学理论,后殖民主义理论和巴赫金复调理论的相关论述,重点探讨作为第三代华裔作家的谭恩美作品中的叙事策略,着力挖掘作品中表现出的华人移民情感与归属,身份确认和文化认同的问题。笔者在全面细读作品的基础上指出,谭恩美在汤亭亭“讲故事”的叙事基础上不断延伸,形成了充满对话关系的,带有强烈自传色彩的女性主体言说的叙事策略。在谭恩美的小说中,所有的言说都围绕自我展开,所有参与言说的又都是女性。她们以第一人称“我”叙述自己的经历,并且站在自己的文化立场上言说自我的族裔经历和对“他者”文化的感受。小说中多种相互对立又相互平等的声音以对话的关系共存,组成了一个多声部的话语世界。无论是人物之间的对话,还是人物自身的潜在对话,本质上都是文化话语的对话,文化权力关系的体现。在女性主体言说中,作者将中西两种文化并置叙述,故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正常纬度,通过写作审视自我与他者、中国与美国、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在以不失去自我为代价的文化实践中,希望华裔后代能努力融入西方主流社会,成为具有“杂交性”的集东西文化于一身,在两种文化中取长补短的新型的华裔美国人。
其他文献
在八九十年代的作家群中,迟子建卓尔不群。她以东北女作家特有的淳朴、沉静,创作出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在她的作品中既有一种田园牧歌情调,又有对于现实生活的原生态描述,因
“把”和“将”是两个非常特殊的词,在近代汉语中它们的用法尤其活跃,处于演变的过渡阶段。可以用作动词、名词、助词、副词和介词。其中“把/将”的介词用法(处置式)在近代汉
本文以1979—1986年小说中的“男子汉”形象为研究对象。将分别出现在“改革文学”、“寻根文学”、“知青追忆文学”中的“男子汉”形象分为三个谱系:在社会改革中建功立业的
1980年代是“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年代,也是中国城乡发生巨大变化的年代。探讨新时期以来城乡关系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这一历史境遇中农村青年的命运,无疑是很有意义的课
“荒诞”是现代审美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的出现可以作为审美现代性发生的一个重要事件。审美现代性理论首先重新确立了感性的地位,这样的转变使得“荒诞”具有了审美上的研究价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日本女性作家的创作相当活跃,水准也相当之高,作品频频入选芥川、直木等纯文学奖项,以至于大江健三郎将女性作家团体视为开创日本“新小说”的主力军。大江
咖啡灌肠早有拥趸,但真正风靡则缘于某电视台收视率颇高的养生类节目的热情推介。在这个节目里,某专家称:每天用咖啡灌肠对人体的好处颇多,除了能杀死直肠中的坏菌外,还能降低胆固醇,有减肥作用,更神的是,这种方法据说能提高肝脏的解毒效率,提高免疫力。节目里,这位专家更是详细地介绍了咖啡灌肠的方法,简单地说,它与普通灌肠大同小异,不过运用的灌肠液是咖啡,而且必须是用有机咖啡磨出来的咖啡粉冲泡的咖啡。由于这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