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卓吾评点本《西厢记》是《西厢记》评点史上重要的一环,是《西厢记》评点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李评本的批语大都是关于思想艺术、人物形象等鉴赏性的内容,本文即以此为研究对象。论文由五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介绍李卓吾评点《西厢记》的价值、研究现状、选题价值与意义。正文部分共四章。第一章对李评本《西厢记》系统进行整体的分析,首先考察李评本《西厢记》的构成,并分析它们的体例特点,总结出李评本《西厢记》在体例上与元杂剧《西厢记》已大不相同,这既受到南戏、传奇的影响,也是《西厢记》刊本自身不断发展的结果。其次,分析各种李评本《西厢记》之间的关系,根据各本批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总共将其分为容与堂本系统、起凤馆本系统、三槐堂本系统、西陵天章阁本系统。第二章,考察李评本的真伪问题。首先考察容与堂本的真伪,从李卓吾的创作思想和艺术批评两个角度着手,认为容与堂本在创作思想和艺术批评方面与李卓吾的观点相符,因而判断容与堂本应是李卓吾所评的真本。其次对其他李评本的真伪进行分析,将这六种李评本分为全本李评和合评本中的李评两类,再分别考察。其中全本李评包括三槐堂本、刘应袭本、游敬泉本和西陵天章阁本,而三槐堂本和游敬泉本的批语多来自其他《西厢记》评点本,并且其批语的内容也未能反映出李卓吾的观点,因此这两种批点本应是伪托李卓吾所评;刘应袭本和西陵天章阁本受到了容与堂本的影响,其批语对李卓吾的观点也有所反映,是真李评本的可能性很大。至于合评本中的起凤馆本之李评,则是部分袭自徐士范本,而且其批语也未能体现出李卓吾的戏曲观念,因此起凤馆本应是伪托李卓吾所评。另外三先生合评本之李评基本是从容与堂本袭来,因此其批语可以认定是真正的“李评”。第三章分析李卓吾评点《西厢记》的人物形象,其中第一节是分析李卓吾对张生形象的“评点”,对张生形象的评点主要集中于“不得志”、“酸腐”、“心理活动”和“喜剧效果”四个方面,加深了读者对于张生形象的理解。第二节是分析李卓吾对莺莺形象的“评点”,对莺莺形象的评点主要集中于对她的“娇”、“心理活动”、“聪明”三个方面,使读者对于莺莺的整体形象有更为深入的把握。第三节是分析李卓吾对红娘形象的“评点”,李评本对红娘主要从“道学先生”、“媒人”、“才胆识俱全”三个角度进行了评点,总体上较为全面的体现出了红娘的人物个性。第四节是分析李卓吾对老夫人、惠明形象的“评点”,在李评本中对老夫人的评点基本上都是否定的,批点内容主要集中在她的“行为不当”和“悔婚”上,而对惠明的评点在李评本中都是称颂其英雄气概。第四章是对李卓吾评《西厢记》的叙事艺术进行分析,其中第一节总结了李评本对《西厢记》叙事艺术成就的评点,并将其评点分为“叙事如见”、“穷神极态”、“关目好”、“化工”四方面,体现出李评本对《西厢记》叙事艺术的赞赏与肯定。第二节探究了李评本对《西厢记》叙事技巧的评点,主要从“摹索”、“埋伏照应”、“二用至五用”这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对有关《西厢记》的叙事技巧的评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