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ERT非端粒酶依赖途径调控喉鳞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wz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RNA干扰技术沉默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前后,检测喉癌细胞及移植瘤组织中hTERT表达含量与端粒酶活性及前列腺凋亡反应因子(Par-4)表达相关性,探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不依赖其催化活性的抗凋亡作用及其机制,为喉癌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构建靶向人端粒酶逆转录酶mRNA的质粒p-EGFP-shTERT,将质粒转染体外培养的喉癌Hep-2细胞,应用TRAP-PCR法检测检测转染后0h、12h、24h、48h四个时间点喉癌Hep-2细胞端粒酶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四个时间点细胞凋亡程度,Western-blot检测hTERT蛋白及Par-4蛋白表达;建立喉癌移植瘤裸鼠动物模型,采用瘤体内多点注射方式将质粒p-EGFP-shTERT导入移植瘤内,采用量子点超敏荧光免疫技术检测质粒转染前以及转染后6d、10d、14d移植瘤组织内hTERT和Par-4两种蛋白表达情况,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及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实验结果。结果:质粒成功转染Hep-2细胞24h后端粒酶活性开始下降,48h后端粒酶活性被抑制;质粒转染12h后Hep-2细胞即有显著凋亡,随时间延长,凋亡率逐渐增高;hTERT蛋白表达随转染时间延长逐渐降低,Par-4蛋白表达逐渐增加;体内实验中发现,质粒转染前,hTERT蛋白在喉癌Hep-2细胞裸鼠移植瘤中呈高表达,而且胞核、胞浆内均有表达,但Par-4蛋白仅在胞浆表达,质粒转染14天后,hTERT表达降低,胞核内表达下调明显,而Par-4在胞核表达增多,Speraman等级相关分析发现,移植瘤中Par-4和hTERT在质粒p-EGFP-shTERT转染前后表达呈负相关(p<0.05,r=-0.908)。结论:应用RNA干扰抑制hTERT表达过程中,我们发现质粒转染24h后,端粒酶活性仅有轻度降低,48小时后端粒酶活性才被抑制,然而质粒转染Hep-2细胞12h后,就有凋亡反应出现,24h后凋亡显著,因此推测,RNA干扰抑制hTERT诱导的凋亡反应并不依赖端粒酶活性的抑制。同样,hTERT介导的肿瘤细胞抗凋亡作用除端粒酶激活途径外,还存在其它非端粒酶途径;抑制hTERT蛋白表达的同时,我们还发现,前列腺凋亡反应因子(Par-4)表达上调,且质粒转染前后两种蛋白表达部位发生改变,提示Par-4可能参与hTERT不依赖其催化活性的抗凋亡途径,hTERT可能在胞浆中与Par-4相互作用,抑制了Par-4转入胞核,从而抑制了细胞凋亡。
其他文献
【目的】探索和研究人工耳蜗植入术前/中针电极刺激鼓岬或圆窗龛记录电诱发听性脑于反应(EABR)。【方法】42例不同病因(包括耳蜗畸形、内听道狭窄、脑白质异常、前庭导水管扩
[目的]为了更好地研究罗经方位对准的收敛特性及参数设置问题,需分析陀螺常值漂移和初始方位误差对罗经方位收敛时间的影响。[方法]首先根据设计的罗经方位对准系统,求得陀螺
目的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参与多种炎性和非炎性眼病的发生和发展,如葡萄膜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1, 2]等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和根基,是支撑地方经济快速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导力量。菏泽市坚持把工业经济发展作为突破菏泽的重要抓手、新旧动能转换的主阵地、高质量发展的
近些年,禽病发生和流行出现新了特点,病情趋于复杂化,临床上最为常见的是细菌与病毒疾病的混合感染.笔者结合一例养鸡场发病情况,阐述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
本文对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探讨,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参考,以更好地控制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