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租赁行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自2007年银监会颁布《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以来,租赁行业取得了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租赁行业的参与者按照监管部门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商务部监管下的外商融资租赁公司和内资融资租赁公司,一类是银监会监管下的金融租赁公司。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注册的融资租赁公司9021家,金融租赁公司69家。金融租赁公司虽然数量较少,但是凭借融资渠道以及风险管理方面的优势,在我国租赁市场中占据的市场份额较大。从起步至今的40余年以来,金融租赁因其融资融物的独特优势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金融租赁公司的数量、业务、规模等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增长。但同时由于金融租赁公司在发展初期过于追求利润,盲目扩大市场,竞相放松对租赁客户的审查,风险管控措施流于形式,很多公司未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租赁项目既无前期风险评估,也无后期项目追踪。在经济下行阶段,银行收紧对租赁公司的信贷,又有大量资质差的客户无法偿付租金,致使多家金融租赁公司破产清算,自此国内金融租赁业经历了漫长的严厉整顿期和收缩阵痛期。从金融租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金融租赁公司的风险管理是其发展业务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因此,金融租赁公司要完善其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强化外部风险管理手段,就必须对公司存在的风险有深刻了解。为顺应金融租赁行业发展趋势,本文以金融租赁公司风险管理为切入点,引入同业内具有代表性的J金融租赁公司作为研究案例,收集整理了2013年至2017年间公司相关财务数据,首先运用财务指标分析法,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三个方面对J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考量。在分析了财务指标法的局限性后,引入CAMELS评价体系对J公司的资本充足性、资产质量、管理水平、盈利能力、流动性和市场敏感性六个方面存在的风险进行详细的分析。在为公司风险管理找到量化手段的同时,也挖掘出其内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帮助公司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本文结合金融租赁相关理论,基于财务指标分析法和CAMELS评价体系对J公司现存风险进行分析,总结出现行风险管理存在资产期限严重错配,利率敏感性缺口较大,客户和行业集中度过高,忽视操作风险四个问题。结合发达国家金融租赁公司先进的风险管理手段,针对每个问题提出风险管理的改进建议。同时对其他金融租赁公司也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