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法探究外源纤维素酶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及产气的影响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yangmm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旨在利用人工瘤胃、真胃、回肠评估在全混合日粮(TMR)中添加外源纤维素酶制剂对瘤胃发及产气的影响。TMR干物质中含55%精料,22.5%玉米青贮和22.5%苜蓿干草。试验一分两个独立发酵期,每期15 d,于第8 d开始样品采集。本试验所用酶由Ruminococcus flavefaciens产生,本酶制剂包含17500 u/gβ-葡聚糖酶、2000 u/g木聚糖酶和3500 u/g纤维素酶活性。试验一分四个处理组,每组基础日粮20 g,分别向各组日粮中添加酶制剂0.0 g、0.4 g、0.8 g、1.2 g记为E0组、E2组、E4组合E6组。利用人工瘤胃进行体外发酵。试验二,称取试验一中经人工瘤胃发酵后未分解的日粮残渣(2.40 g±0.05 g)进行体外法模拟皱胃消化,每个处理重复测定4次。试验三,称取试验二中经模拟皱胃消化后未分解的日粮残渣(0.56 g±0.05 g)进行体外法模拟回肠消化。试验一结果显示,各处理组中瘤胃液pH、干物质消化率、有机物消化率、产气量及甲烷含量均无显著差异。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随着纤维素酶水平的提高而显著升高(P<0.05),然而氨态氮浓度随着纤维素酶水平的提高而显著降低(P<0.05)。试验二、试验三中,有机物、酸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及挥发性脂肪酸的总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随着纤维素酶水平的升高而显著提高(P<0.05)。试验二中中性洗涤纤维的消化率随纤维素酶水平的升高显著提高。结果显示,在TMR(45:55)中添加高剂量由Ruminococcus flavefaciens产的酶制剂可提高瘤胃和小肠营养物质消化率。
其他文献
家蚕(Bombyx mori.)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蚕蛾科(Bombycidae)昆虫,起源于中国的古野桑蚕。家蚕是鳞翅目模式昆虫,也是重要的经济昆虫。在漫长的人工选择下,家蚕的产丝性能在得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