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麸皮酶解液对低盐固态发酵酱油品质的影响

来源 :山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ganjinwei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酱油俗称豉油,起源于中国,由“酱”演变而来。酱油主要是以大豆(豆粕)为蛋白质原料,以小麦(小麦麸皮)为淀粉质原料经过一系列原料预处理、接种、制曲、发酵等程序酿制而成。本文主要对小麦麸皮的基本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制备小麦麸皮酶解液,在低盐固态发酵酱油的基础上,以小麦麸皮酶解液的盐溶液代替传统发酵中的盐和水加入低盐固态成曲中进行发酵。采用HS-SPME-GC对所制酱油的基本成分、风味物质及色泽进行分析,探讨其对酱油品质的影响。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小麦麸皮的主要组成成分为:水分8.19%、蛋白质16.17%、淀粉8.83%、脂肪1.85%、膳食纤维47.31%、戊聚糖18.48%。其中,水溶性戊聚糖(WSP)大约占37%,水不溶性戊聚糖(WIP)大约占63%。戊聚糖主要是由半乳糖、甘露糖、木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和鼠李糖等单糖组成。2.分别用中性蛋白酶、中温淀粉酶、木聚糖酶对小麦麸皮进行酶解,用单因素法确定它们的最佳酶解条件。结果为,中性蛋白酶的最佳作用条件为:酶用量1.77%、酶解温度55.96℃、酶解时间3.0h、pH7.30;中温淀粉酶的最佳作用条件为:酶用量1.75%、酶解温度65.16℃、酶解时间3.41h、pH6.00;以酶解液中木糖含量为考察指标,木聚糖酶的最佳作用条件为:酶用量1.50%、酶解温度48℃、酶解时间80min、pH6.00;以酶解液中阿魏酸含量为考察指标,木聚糖酶的最佳作用条件为:酶用量2.00%、酶解温度58℃C、酶解时间2h, pH4.00。3.添加小麦麸皮酶解液的酱醪发酵30天后氨基态氮、总氮和可溶性无盐固形物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对于氨基态氮和总氮来说,都是蛋白酶处理组的最高。其中,氨基态氮含量比对照组高33.68%,总氮含量比对照组高20.98%;对于可溶性总固形物来说,双酶处理组(蛋白酶-淀粉酶处理组)最高,比对照组高7.21%。通过HS-SPME-GC分析,表明酶处理组的4-乙基愈创木酚(4-EG)和4-羟基-2,5-二甲基-3-呋喃酮(HEMF)含量也明显增加。对于4-EG,木聚糖酶-纤维素酶组和蛋白酶组较高,分别为对照组的3,3倍和3.2倍;其次为蛋白酶-淀粉酶组和木聚糖酶组,分别为对照组的2.5倍和2.4倍;淀粉酶组和空白对照组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47.40%和43.93%。对于HEMF,其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木聚糖酶组>蛋白酶-淀粉酶组>蛋白酶组>木聚糖酶-纤维素酶组>淀粉酶组。在感官上,淀粉酶组酱油色泽呈红棕色,有光泽,香气浓郁。说明小麦麸皮酶酶解液能显著改善低盐固态酿造酱油的品质。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着重指出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猜想的重要性的同时,还指出如何进行科学猜想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科学探究;联系;归纳;逆向;科学猜想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148(2007)11(S)-0021-2    在物理教学中,猜想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猜想决定科学探究的方向,因此,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猜想就显得格
目的提高对临床症状不典型的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误诊的18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资料。结果原发性甲状腺功
公益广告不同于商业广告,它不以盈利为目的,在广告诉求中能从文化、精神、环境等方面给人以正确的引导,帮助人们规范社会行为、提高整体道德素质。情感诉求作为公益广告的重要诉求方式,决定了公益广告能否达到理想的效果。要想使公益广告更加地深入人心,就要找到最佳的情感诉求手法,并结合创意形式表现出来,与受众达到共鸣。本文主要探讨了公益广告中情感诉求的应用情况,并对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终提出了公益
分析了反映隧道运营期结构稳定性的指标,并依据有关规范,提出了隧道运营期结构健康监测的方法。基于结构健康监测,首先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最终建立了隧道运营期结构
简支梁或连续梁桥,主梁与墩顶的连接较弱,地震作用时容易发生落梁破坏。相较于直线梁桥,连续梁曲线桥由于自身的平面内不规则,更容易在墩顶梁底出现较大位移差,从而引起落梁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34例予血塞通注射液500mg静脉滴注联合口服甲钴
在跨文化交际中常常产生文化碰撞,这大多是由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造成的。这种差异具体表现在很多层面,包括:不同的世界观,价值取向,文化传统,心理原因,行为规范,人的社会地位,角色互换,交际场合等等。就是这些因素往往会成为人际交往的障碍,本文试从思维模式,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和语用失误等四个方面对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因素加以分析。  概述  各国语言学家已经开始重视跨文化交际,社会语言学,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
由于智能手机大面积普及,网络覆盖率不断提高,常用的图文、音视频、H5、MG等,为受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新闻呈现方式。现代媒体利用新技术、新手段,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