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已于2001年11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同国内诸多产业一样,入世既为汽车产业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又对其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汽车产业是国内的支柱产业之一,在今后如何合理的汽车产业组织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如何使中国汽车企业抓住机遇,迅速成长,增强国际竞争力,如何在新形势下走出发展国内汽车产业的新路子是摆在我国汽车行业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为指导,着重运用其SCP分析框架,首选对西方发达国家汽车行业的结构、行为、绩效进行分析,然后从上述角度转入对我国汽车行业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到,一方面,无论在生产规模,技术水平,服务质量,创新能力等方面我国都与产业组织理论的要求和国外实际水平存在着较大差距,小型企业过多,许多企业效率很低,甚至长期亏损;另一方面,国内一些规模较大的汽车企业尽管也存有上述问题,却能获得较高的盈利。这是由于长期对外的关税壁垒和其它贸易壁垒的保护,以及国内条块分割,地方保护的结果。面对入世,上述保护将不断削弱,因此,当前需要通过结构调整、资产重组等方式,形成若干高产业集中度、能够取得规模经济效益的、有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在如何实现这一转变方面,本文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尽管当前的调整重组过程仍然需要政府部门组织与协调,但是,不应该再沿用计划经济式的组建、整合大企业的传统办法,而要顺应新的形势,走出新的路子。一方面,由政府的专门机构规划并主持国企之间的兼并重组,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符合规模经济要求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的大型企业集团,同时,应完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各项工作,尔后政府应当避免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干预,让企业作为市场行为主体独立地参与市场竞争。另一方面,政府需要转变以往的职能,调整汽车管理体制和产业政策,重在营造公平竞争的、法制的市场环境,特别是要给予国内的私营、民营资本予国企和外企相同的国民待遇,以此提高国内汽车行业的整体活力。从长远看,这才是应对入世竞争、振兴我国汽车产业的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