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要求教师不仅要思考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同时也要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做出相应的对策。而要解决这一问题的可操作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进行课堂观察。课堂观察是指在一般观察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技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出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本研究以一线化学教师的课堂观察为出发点,具体研究情况如下:①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课堂观察的理论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对化学课堂观察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对化学课堂观察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探讨了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②通过六个观察维度,建立了有效教学的课堂观察框架。③通过案例分析如何通是利用化过化学课堂观察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如可以进行诊断性的课堂观察,帮助教师修正课堂教学的缺陷,以此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可以对教师开展如“同课异构”的课堂观察,让其他教师进行观察、分析、研究和反思他们的不同教法、学法,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还可以开展“观摩课”,对其他教师起示范作用,以便其他教师更教育教学理念,促进教学行为的改变,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④本研究在实施试验的前后,对实验班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自信心、学习主动性及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及实验前后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一线教师通过课堂观察运用有效的可操作的观察方法,能够更为准确地了解学生学的情况、教师教的行为和师生的交往互动的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归因分析,能进一步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结构和教学行为,找准教学的着力点,以寻求更好的教学策略,从而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而本研究相对而言更突出的是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