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校管理权利下放的背景下,中层干部逐渐成为影响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层干部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其教学领导力的提升,对于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提升学校的整体竞争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本研究运用了文献法与调查法对小学中层干部教学领导力的现状进行研究与调查,在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归纳的基础上,对当前小学中层干部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主要针对中层干部指导教学组织、策划教学活动、提供教学条件和监控教学情况的能力进行研究与调查。调查发现,中层干部教学领导力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教学领导意识欠缺,教学引领流于表面;第二,教学领导专业素养偏低,知识积累有待提高;第三,教学组织的参与度不够,组织引导能力较弱;第四,缺乏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第五,教学调控经验不足,能力较弱;第六,教学活动策划能力欠缺,创新能力受限;第七,教学监控形式单一、能力较弱。针对这些问题,对影响中层干部教学领导力的因素进行分析,包括对中层干部自身因素的差异分析,主要有中层干部的学历、教龄、职务、职称等;对学校层面的差异分析,包括学校所属的区域、学校的类型等。依据相关教育教学领导理论,针对当前中层干部教学领导力的现状与问题,结合着影响因素的分析,进而提出有效的改进策略。第一,要把握学校的办学方向,明确学校的办学理念;第二,要加强中层干部教学领导力培训,提高中层干部教学领导意识;第三,要合理地运用分布式和转化式领导理论,对教师进行科学领导;第四,要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的需要;第五,要加强中层干部的上传下达能力,提升学校的工作实效;第六,要加强学习型中层干部团队建设;第七,要在中层干部考评体系中增加领导力考评指标;第八,校长应加强对中层干部教学领导力的关注与支持。旨在改变当前中层干部教学领导力的现状、提升中层干部指导教学组织、策划教学活动、提供教学条件以及监控教学情况的能力,最终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综合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