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联合X射线对人食管癌TE-1和Eca-109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及机制研究,在活体内验证硼替佐米的放射增敏作用。 方法:(一)体外实验:1、cck-8法检测硼替佐米预处理6h联合 X射线下食管癌 TE-1和 Eca-109细胞的增殖变化;2、克隆形成法检测硼替佐米对 TE-1和Eca-109细胞的放射敏感性的影响;3、流式细胞术检测硼替佐米联合 X射线对食管癌TE-1和Eca-109细胞的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的影响;4、Western-blot法测定细胞蛋白表达水平的改变;5、利用定量蛋白组学方法(iTRAQ-MS质谱)比较硼替佐米处理组与对照组细胞样本中各蛋白质表达的改变情况;6、siRNA下调内源性 cyclinB1水平。(二)体内试验:1、建立20只裸鼠皮下人食管癌移植瘤模型,将移植瘤模型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硼替佐米组、照射组、照射+硼替佐米组;2、测量移植瘤模型裸鼠的体重、肿瘤体积并绘制体重变化曲线和肿瘤生长曲线,同时计算各组的肿瘤生长抑制率。 结果:(一)体外实验结果:1、硼替佐米预处理上述两种细胞6h后联合2Gy X射线照射,两种细胞的存活率均低于单纯照射组(P<0.05);2、硼替佐米预处理上述两种细胞6h后联合 X射线照射,细胞的克隆存活率均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减少(P<0.05)。“单击多靶模型”显示,TE-1细胞单纯照射组和加药照射组的平均致死剂量(D0)分别为1.72和1.15Gy,放射增敏比(SER)为1.49;Eca-109细胞单纯照射组和加药照射组的平均致死剂量(D0)分别为1.90和1.35Gy,放射增敏比(SER)为1.40。3、硼替佐米联合 X射线可显著增加人食管癌TE-1和Eca-109细胞的凋亡作用(P<0.05)。4、硼替佐米联合 X射线可显著增加 TE-1、Eca-109细胞的 G2/M期阻滞以及降低 S期比例(P<0.05);5、Western-blot结果显示,TE-1细胞的凋亡相关蛋白 caspase-9、PARP、cleaved-PARP、cleaved-caspase-7和Eca-109细胞的凋亡相关蛋白 cleaved-PARP表达均明显增高,照后24hTE-1细胞和 Eca-109细胞周期相关蛋白 cyclinB1的表达则均明显升高,且TE-1细胞的cyclinA2水平明显降低(P<0.05)。6、CyclinB1 siRNA处理后,硼替佐米对人食管癌 TE-1、Eca-109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部分抑制。(二)体内实验结果:1、成功构建的 Eca-109细胞移植瘤裸鼠到终结实验而被处死前,裸鼠的体重无明显变化(P>0.05);2、照射+硼替佐米组的 Eca-109细胞裸鼠移植瘤的体积与其它三组相比显著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单纯照射组比较,照射+硼替佐米组裸鼠肿瘤组织中cyclinB1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硼替佐米能增强人食管癌TE-1和Eca-109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增加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再分布以及调节cyclinB1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