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盐渍土已成为柴达木地区的主要土地类型。本文以青海省柴达木盆地都兰县境内的香日德农场提供的柽柳、白刺种子和幼苗为研究对象,利用培养皿的纸上发芽方法和盆栽方法,探讨盐胁迫对这两种植物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影响,以及幼苗生长状况、叶片水分特征和光合作用的变化。通过综合比较盐胁迫下柽柳和白刺种子发芽特性与幼苗生长状况的差异,综合评定耐盐碱能力,旨在全面评价植物的耐盐碱性,选择优良的耐盐碱植物,为柴达木盆地盐碱土地的改良和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材料。研究结果显示:(1)除50mmol/L NaCl处理促进柽柳种子的萌发外,相同盐胁迫下,白刺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大于柽柳。(2)线性模型均能够拟合柽柳和白刺种子发芽势与盐胁迫浓度的关系,整体上表现为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植物种子发芽势降低。(3)盐胁迫显著抑制两种幼苗生长,含盐量高于0.60%土壤下,盐胁迫对白刺生长的影响大于柽柳。(4)盐胁迫引起植物叶片水分发生明显变化。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加剧,变化趋势愈加明显。含盐量0.40%~0.70%土壤对白刺叶片水分的影响较柽柳稍大;当土壤含盐量为0.80%时,柽柳和白刺的下降幅度都很大,对植物生长产生了严重的影响。(5)盐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具有抑制作用。对两种植物的抑制率大小表现为:白刺>柽柳,表明柽柳耐盐力更强。(6)含盐量高于0.60%土壤下,盐胁迫对白刺叶片中Na+、K+含量的影响大于柽柳。的影响较柽柳稍大,但与对照相比的下降幅度都要大,当土壤含盐量为0.80%时,柽柳和白刺的下降幅度都很大,对植物生长产生了严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