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概念是化学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学生能够灵活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牢固、准确的掌握基本化学概念。而将较为直观的模型方法运用于教学中,能够使一些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实现抽象与形象思维的有效结合。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概念,尝试将模型方法应用于化学概念教学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首先对模型方法和化学概念的教学现状与相关理论做了详尽的分析,接着选取四川省成都市某某中学作为调查样本,对该校的部分教师与学生展开了访谈和问卷调查,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视角反映高一年级化学概念教与学的现状,分析了教师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人教版《化学1》第一、二章的重点化学概念,分别就《气体摩尔体积》、《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及《氧化还原反应》章节建立了数学模型、物理模型和概念模型,并结合模型方法教学理论中的“感受”、“领悟”、“应用”、“评价”等四个水平和环节进行教学设计,进一步与传统教学设计展开对比教学实践,最后通过学生试卷测试以及教师课堂观察,总结运用模型方法的化学概念教学效果,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模型方法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基本概念,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2)模型方法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建构知识框架,转变学生概念学习的方式;(3)模型方法应用到化学概念教学中,改变了教师概念教学观念,有利于教师进一步完善概念教学策略;(4)模型方法应用到化学概念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积极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