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在GTR联合植骨术中促进牙周组织再生作用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zhi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 GTR)联合植骨材料治疗骨内缺损是目前临床上能够获得满意效果的一种常用治疗手段。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是第二代血小板制品,富含生长因子并且作用持久,可用于牙槽骨缺损的修复和整形手术。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价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对GTR联合植骨术的治疗效果的影响。同时通过术后6个月的观察评估此项手术技术应用于临床是否具有稳定的优越性。   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的选择   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8月到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牙周科就诊的患者中符合牙周植骨术适应证的慢性牙周炎患者20例,共计60个位点。随机分为实验组(PRF+GTR联合植骨术组)和对照组(单纯GTR联合植骨术组)各30个位点。   2、观察指标的测量   分别在患者术前和术后半年拍摄CBCT确定牙槽骨密度及骨缺损高度,同时记录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并进行比较。在此期间,测量术前、术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的角化龈宽度(Keratinized gingival width,KTW),观察其变化。   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用t检验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   结果:   本研究实验组和对照组均纳入30位点,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术区均愈合良好,无一例感染及膜暴露发生。   1、术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各项临床指标: PD、CAL、BI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半年与术前相比,各项临床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实验组CAL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PD、BI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   2、与基线时相比,实验组术后1个月时的KTW变化值为0.50±0.55mm,对照组为1.33±0.52mm,实验组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术区骨密度均值变化方面,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6个月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前与术后6个月骨密度差值比较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无论二壁骨下袋还是三壁骨下袋,术后6个月骨缺损高度减小值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PRF的应用有利于提高GTR联合植骨术的临床疗效,在恢复牙周附着丧失方面具有更明显的效果。   2、应用PRF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GTR术后角化龈宽度缩窄程度,提高牙周再生手术的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   舌癌在口腔癌中发病率最高。舌癌恶性程度高,生长快,浸润性强,淋巴结转移率较高。浸润型癌的表面可无突起或溃疡,常不能早期发现,最易延误病情。目前,舌癌患者治疗后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