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激素对原代鸡肝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的转录组分析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3277688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长激素(GH)可通过调节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而影响动物体的生长发育,自GH被发现之后人们对GH的研究越来越多,其中关于在动物体内受GH调控的基因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研究的重点。近年来,随着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成熟,人们将其应用于生物学研究的各个方面,其中转录组测序由于在研究基因表达情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本研究使用改良型的两步胶原酶灌流法成功在四周龄AA白羽肉鸡中分离出了高活性的肝脏原代细胞,使用William’s E进行培养发现培养的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在成功分离出鸡原代肝细胞后我们使用鸡生长激素(cGH)对其进行处理,发现GH处理鸡原代肝细胞的最佳时间是12~24h。同时对经GH处理不同时间后鸡原代肝细胞内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在SOCS家族中的SOCS-2、3、4和CIS的表达量在GH处理后有显著上升,而所研究的几个HNF家族成员的表达量在GH处理后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我们采用转录组测序的方法来进一步系统研究GH处理后鸡原代肝细胞中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在GH处理组和对照组中共有164个差异表达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差异基因主要与生长、物质代谢及转录功能相关,这和前人所研究的GH的功能是相对应的。同时除了基因表达量外,通过转录组测序我们还对存在的可变剪切、新基因位点等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GH处理组和对照组中共有10,400个可变剪切,1,740个新基因位点。为进一步验证转录组测序的准确性,我们随机选取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发现18个在转录组测序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在荧光定量验证时有11个有显著性,而22个在处理组和对照组中没有显著性差异的基因在定量检测时也没有差异,表明测序结果基本准确。运用VISTA程序,我们又对部分差异基因是否具有Stat5结合位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分析的几个基因均具有Stat5结合位点,说明GH对这几个基因表达的调控可能是受Stat5介导的。
其他文献
钛基负极材料由于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较长的循环寿命和环保无污染等优点,受到研究者广泛关注。然而电导率低,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溶胶凝胶法,能实现原料原子级水平混合,具有反应温度低、周期短和制备材料粒径较小、颗粒分布均匀,电化学性能较好等优点。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出Li_2ZnTi_3O_8、Li_4Ti_5O_(12)和Li_2Na_2Ti_6O_(14)。通过对其晶型、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研究,确
目的:沙门菌质粒毒力基因spv(Salmonella plasmid virulence genes)与细菌毒力表型密切相关。本实验以携带spv基因的鼠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S.typhimurium)野生株和
杂交青虾“太湖1号”是由日本沼虾与海南沼虾杂交选育的淡水虾蟹类新品种。为了解该品种的繁殖生物学特性及其优良性状的稳定性,我们对杂交青虾“太湖1号”的繁殖力、胚胎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