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不同地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带来的差距,使国民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河南省政府响应国家政策,于2011年下发了《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基本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截止到2016年中旬,全省范围内的标准化学校办学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却仍有部分学校的办学条件与原定目标有较大差距。教育政策执行是承接教育理论与执行结果的关键领域,是抽象精神转化为实践结果的重要桥梁。因此,本文以S市学校办学条件政策的执行为研究对象,从政策执行层面分析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归因,以期通过完善政策本身、强化政府主体执行能力、提升执行客体觉悟与完善政策执行环境等诸多方式提升政策执行的有效性,完成政策的既定目标。文章共分为4个部分。首先,概述了选题的缘由及研究意义,梳理和总结国内外义务教育执行相关文献,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其次,通过问卷从学校设置与规划、校舍建设、场地设备、教师配置四个维度;访谈从对执行者的访谈、对学校教师的访谈和对学生家长的访谈三方面分别呈现S市《标准》执行现状,并分析执行问题所在。再次,利用史密斯政策过程模型分析《标准》执行问题出现的原因,分别为政策本身合理性的欠缺、执行主体缺乏执行力、执行客体缺乏觉悟和执行环境有待完善。最后,提出了提升S市政策执行效益的策略。《标准》的执行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经之路,有鉴于此,我们需要从提升政策设置的合理性、培养执行心态、调适执行角色、建立文化网络、调整宣传方式、善用公共关系、实行政策差异、完善制度保障等多方面提升《标准》执行效益,促进义务教育的全面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