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放散状体外冲击波治疗(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Therapy,ESWT)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物理治疗之一。结合老年患者生理病理特点,探讨经络理论指导下,运用体外冲击波治疗对老年髋骨关节炎(髀痹)(Hip Osteoarthritis,HOA)患者临床症状、运动功能、生活质量等疗效评估。方法:研究对象选择80例老年髋骨关节炎(髀痹)患者,症情为轻中度者,病例来源于曙光医院老年医学科及骨伤科门诊和住院部(2015年5月~2018年11月)。随机分组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均运用体外冲击波疼痛治疗系统进行冲击波压痛点治疗(运用德国STORZ公司MP200型ESW治疗系统,能级:2.0~3.5,脉冲数:500次每点,频率:15Hz)。对照组为单纯此治疗,治疗组为此基础上循经取穴,加用腧穴治疗(能级:2.0~3.0bar,脉冲数:500次/穴,频率:15Hz),腧穴选择五输穴如下:足厥阴肝经(太冲、中封、曲泉)、足少阴肾经(太溪、复溜、阴谷)。80例患者均每周1次治疗,共计8周。随访方法:治疗第0、2、4、6、8周末分别比较WOMAC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的数值变化,在治疗开始及第8周末比较六分钟步行距离。并记录患者使用非甾体类止痛药次数、跌倒次数,评估安全性。结果:1.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各个时间点(第2、4、6、8周末)与治疗前相比,WOMAC评分及各疼痛量表总分、僵硬量表总分、日常生活难度量表总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2.两组病例WOMAC量表显示,治疗组对关节疼痛及僵硬程度的更优疗效体现于第4周末后,而日常生活难度的改善,治疗组在第8周末疗效更优于对照组。3.两组患者SF-36量表显示,治疗组在第6周末开始对患者认知、情绪及健康状态产生影响,对照组未显出明显改善疗效。经络治疗组更早对患者心理状态有干预作用。4.两组病例在治疗2月后六分钟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好转,治疗组更显治疗优势。5.治疗过程中,除少数病例出现皮肤出血点且短期自愈,其他患者均未报告加服非甾体类止痛药物次数、跌倒次数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放散状体外冲击波压痛点治疗对髋关节疼痛、僵硬、提高患者步行运动能力有疗效,但日常生活难度及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需要维持一段时间治疗才得以实现。而在经络理论指导下的治疗,对于关节疼痛、僵硬、步行运动能力疗效更优;且日常生活难度及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在治疗中后期,治疗组疗效更优,提示经络理论中远期疗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