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全息数据存储作为传统磁存储的替代技术越来越得到广泛的重视。光致聚合材料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衍射率、光谱响应宽、加工简便、宽容度大、存储稳定等优点,作为较为理想的全息记录材料,成为研究热点。在光致聚合材料体系中,光引发剂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决定和影响光致聚合效率,开发高效、性能优越的光引发剂尤显重要。本论文设计合成了氨基葸醌和螺吡喃两类对可见光和紫外光敏感的光引发剂,同时考察了所合成的光引发剂的分子内光激发、电子转移性质,并对其在可见、或紫外光引发聚合体系中的引发性能进行了测试。首先,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合成了氨基蒽醌类可见光敏感的光引发剂。从1,5-二氨基葸醌和1,5-二氯葸醌出发,经过烷基化、缩合、酯化等反应,合成了仲胺基葸醌、叔胺基葸醌以及含有丙烯酸酯基团氨基蒽醌等七个对可见光敏感的光功能化合物。通过IR、MS、1H-NMR对这些引发剂进行了结构表征。其次,设计合成了螺吡喃类对紫外光敏感的光引发剂。采用水杨醛为起始原料,经过硝化、缩合、Friedel-Crafts、酯化等五步反应合成了两个含有阳离子基团和一个含有肉桂酸酯基团的螺吡喃类光致变色光功能化合物。通过MS、1H-NMR、13C-NMR、g-COSY、g-HSQC等分析手段进行了结构表征。再次,利用光漂白实验对氨基蒽醌类光功能化合物进行了可见光初级光反应测试,发现分子内引入光致聚合丙烯酸酯基团的光功能化合物/邻氯六芳基双咪唑(HABI)体系的光漂白速度相对最快,具有高效的光引发性能。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测试了三种螺吡喃光功能化合物的光致变色性质,发现含三甲胺阳离子基团的螺吡喃化合物,具有逆光致变色性质外,同时表现出酸致变色性质。含十八叔胺阳离子基团的螺吡喃化合物,由于十八叔胺长碳链的影响,仅仅表现出正常的光致变色性质。含有肉桂酸酯功能基团的螺吡喃引发剂除具有光致变色性质外,还可产生光致聚合反应。最后,分别对氨基葸醌类光功能化合物和螺吡喃类光功能化合物在可见光或紫外光致聚合体系中的光引发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氨基葸醌类化合物在可见光致聚合体系中可以有效地引发单体进行光致聚合,双键转化率可以达到68%左右。而作为参比无引发剂体系,双键转化率仅为8%左右。对于含阳离子基团的螺吡喃光功能化合物,可以作为紫外光引发剂有效地引发光致聚合反应,双键转化率可高达70%左右,而无螺吡喃光功能化合物引发体系,双键转化率仅为10%左右。同时发现,胺类化合物能有效地阻止光致产生的自由基被氧淬灭,起到转移自由基的作用,在整个聚合体系中起到关键作用。而含有肉桂酸酯基团的螺吡喃引发剂作为光吸收与引发剂加入聚合体系后,胺类化合物的加入不能促进聚合反应,反而降低聚合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