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对大肠癌术后患者血清中CK20mRNA与GCCmRNA表达的影响及与微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安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yuefeng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大肠癌是当前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常无任何临床表现,绝大多数患者常不能引起足够重视,确诊时部分已进展至中晚期,生存期短,因而其死亡率居各类恶性肿瘤的前列。部分患者虽经规范化地综合性治疗措施,但仍有很多患者在术后数年内发生复发及转移。因此,早期发现有无转移、转移方式及范围对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大多数大肠癌患者预后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患者在获得病理学诊断、接受规范化的综合性治疗之前,肿瘤早已经各类途径发生了广泛的微转移。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进展,关于大肠癌微转移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也层出不穷,但对于其特异性标记物的研究目前尚存在争论,本研究选取与大肠癌相关的两种标记物,希望能探索出其与大肠癌微转移的相关性。中医学历史源远流长,我们已有的研究表明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配合含草酸铂的化疗方案,能显著减轻草酸铂的外周神经性毒性,但其对大肠癌术后微转移相关标记物表达的影响目前尚未见研究,本研究是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深化研究,阐述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具有优势的机理,希望为推出大肠癌术后中医治疗的规范化方案提供依据。研究目的研究CK20mRNA及GCCmRNA表达与大肠癌术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癌栓等因素的相关性,随后进行长时间的回顾性随访,验证两种标记物表达阳性与最终出现复发及转移的关系。同时观察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配合含草酸铂的化疗方案治疗大肠癌术后患者,动态观察治疗后相关指标(CK20mRNA及GCCmRNA)的表达,并对其作用、机理方面加以探讨。研究方法该研究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验证CK20mRNA、GCCmRNA的表达与CTCs表达的关系,即与微转移的关系。选择安徽省立医院中医肿瘤科及安徽省立医院肿瘤化疗科的大肠癌术后患者40例,患者均为行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同时征集1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按要求采集患者和志愿者的外周血清,置于-80度冰箱中保存待测,行RT-PCR检测患者血清中CK20mRNA与GCCmRNA的表达,将标记物表达与患者手术后的病理学分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最后是对所有的病例进行回顾性随访,随访至患者出现复发及远处转移为止,随访通过信访、门诊、搜集住院病历等方式进行,随访时间为术后3年,分别比较两种标记物表达阳性及阴性的病例中出现复发及远处转移的概率,得出统计学结论。第二部分为验证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对大肠癌术后患者血清中CK20mRNA、GCCmRNA表达的影响,进而间接验证该方对微转移的影响。在验证相关性的同时,将我科标本库中大肠癌术后患者20例与20例来自安徽省立医院肿瘤化疗科的大肠癌术后患者第2、4、6化疗周期的血清,其中我科患者为治疗组,化疗科患者为对照组,按前法检测第2、4、6化疗周期CK20mRNA、GCCmRNA的表达,动态观察各化疗周期相关标记物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肿瘤标记物变化的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在外周神经毒性、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方面的变化,得出统计学结论。研究结果1.在CK20mRNA、GCCmRNA的表达与微转移的关系方面,在总共的40例病例中,共有19例CK20mRNA表达阳性,总阳性率为47.5%,22例GCCmRNA表达阳性,总阳性率为55%,而选取的1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清中CK20mRNA与GCCmRNA均未见表达。统计分析表明,CK20mRNA、GCCmRNA的表达与大肠癌的TNM分期、肿瘤最大直径、分化程度、有无癌栓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与肿瘤的原发部位、患者的年龄及性别无关。在对以上所有病例进行3年的回顾性随访研究后发现,出现复发及转移的病例为19例,复发及转移的概率为47.5%,与文献报道的50%的概率相差无几。最终CK20mRNA表达阳性的病例(总数为19例)中出现复发及远处转移的病例数为12例,CK20mRNA表达阴性的病例(总数为21例)中出现复发及转移的病例数位6例;GCCmRNA表达阳性的病例中(总数为22例)出现复发及远处转移的病例数为14例,GCCmRNA表达阴性的病例(总数为18例)中出现复发及远处转移的病例数为5例。统计研究表明,CK20mRNA及GCCmRNA的阳性表达与患者最终出现复发及远处转移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从而进一步证实两种标记物可作为检测大肠癌术后微转移的特异性标记物。2.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对CK20mRNA、GCCmRNA的表达影响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经6周期全身化疗后,两种标记物的阳性表达率较化疗前相比,均可见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与对照组各化疗周期比较,两者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在抑制大肠癌的微转移标记物表达的方面未见明显疗效,有待于临床新药的进一步研究。3.在预防草酸铂外周神经性毒性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外周神经毒性的发生的病例明显减少,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见,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能有效预防草酸铂的外周神经毒性,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4.在抑制化疗导致的消化道反应方面,经Ridit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在可减轻患者化疗期间的消化道反应。5.在血液系统方面,经Ridit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可减轻化疗期间患者骨髓抑制,抑制外周血细胞的下降。研究结论RT-PCR方法检测大肠癌术后患者外周血清中的CK20mRNA、GCCmRNA表达,是一种检测CTCs较敏感的方法,且以上两种标记物与大肠癌的微转移关系密切。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化疗在对以上两种标记物的抑制方面,效果与单用化疗比较,差异不显著。因此可认为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并不能抑制大肠癌术后微转移标记物的表达。但在减轻草酸铂的外周神经毒性、减轻化疗引起的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能发挥一定的疗效。
其他文献
近年来,受石油行业整体形势的影响,企业成本优势已经不再凸显,在企业不断探索"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方法的同时,致力于改进公司绩效考核体系,使之更能激发员工活力,促进企业管
"国家翻译实践"概念的形成首先是基于对"翻译"概念本质的认识,其次是基于对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机构性、制度化翻译实践的详细考察。"国家翻译实践"既是一个框架性研究对象,也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一、背景高中数学课程改革已进入关键阶段,"做数学"的过程更是不断深入加强,高效的课堂教学探究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而教学过程又是师
<正> 芳香聚酰胺膜六十年代前期研制的聚酰胺膜(即尼龙膜)都是以脂肪族聚酰胺为原料的聚酰胺膜,如尼龙—66、尼龙—6、环氧乙烷接技尼龙以及异氰酸酯处理的尼龙等等。但试验
受多种因素影响,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不强,对自己的职业缺乏认同感,专业发展条件也很不理想。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激活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完善相关约
在街头文化发展的每个时期中,服装作为其构成元素之一也经历了许多变化.通过对近代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介绍,分析在各个时代下服装街头风格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