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木本植物生理生态数据表征的环境影响研究

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97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以色列PhyTech公司生产的Phytalk植物生理生态监控系统,对新疆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引种栽培木本植物尖叶白蜡、银×新杨、俄罗斯杨、白榆和乡土人工栽培植物多枝柽柳、胡杨以及天然荒漠植物细穗柽柳、白梭梭、多枝柽柳和梭梭的三个生理指标(茎液流速、茎干直径变化和叶片温度)及其环境因子(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太阳总辐射、土壤湿度和风速)进行了同步监测,系统地分析了引种栽培植物、乡土人工栽培植物和天然荒漠植物三个生理指标的日动态变化过程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三个生理指标与环境因子关系的数学模型。研究结果如下:通过对植物茎液流速日变化过程分析表明,植物茎液流速日变化趋势大致相同,都呈现出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表现为白天波动较明显,夜间较平缓,且白天茎液流速高于夜晚。以尖叶白蜡为例,不同天气条件下,尖叶白蜡茎液流速变化有明显差异,晴天,茎液流速呈单峰曲线,昼夜变化明显,最大值出现在15:00左右,峰值为0.422 mL/h;多云天茎液流速呈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上午9:00和中午12:00左右,峰值分别为0.333 mL/h和0.317 mL/h;阴天的茎液流速变化不稳定。从各植物茎液流速晴天日动态变化可知,除白榆外,其他植物的茎液流速均随太阳辐射的增强、空气温度的升高、饱和水汽压差的增大、空气相对湿度的降低而上升,在环境因子达到峰值的时段,茎液流速也会达到峰值。天然荒漠植物茎液流均表现出明显的“茎液流午休”现象,夜间保持较高而稳定的茎液流。通过回归分析表明,影响植物茎液流速的主要环境因子依次是太阳总辐射、空气温度、土壤湿度、饱和水汽压差和风速,其中太阳总辐射对茎液流速的影响最大。通过对植物茎干直径动态变化分析表明,植物茎干直径变化均表现出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即不论是何种天气状况,植株茎干直径都是白天收缩,傍晚、夜间膨胀或复原,但不同植物茎干直径出现峰值和谷值的时间各异。以尖叶白蜡为例,不同天气条件下,尖叶白蜡茎干直径的变化幅度有明显差异,晴天茎干直径的最大收缩量明显大于多云天和阴天,晴天树干、主枝和侧枝最大收缩量分别为-0.17mm、-58um和-88um;阴天树干、主枝和侧枝最大收缩量分别为-0.043mm、-29um和-34um;多云天茎干直径变化介于晴天和阴天之间。通过对同一植物主枝和侧枝径差变化趋势比较和相关性分析发现,同种植物不同部位的径差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表明,茎干在生长的过程中,树干直径变化主要受土壤湿度、太阳总辐射、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和风速的影响;主枝直径变化主要受空气温度、饱和水汽压差、土壤湿度和太阳总辐射的影响;而空气温度、土壤湿度、空气相对湿度和饱和水汽压差是影响侧枝直径变化的主要因子。通过对植物叶片温度动态变化分析表明,自然条件下,不论何种天气,植物的叶片温度均与其周围空气温度的变化趋势相一致,白天空气温度都略高于叶片温度,夜间有一段时间叶片温度高于空气温度。以尖叶白蜡为例,不同天气条件下,晴天叶片温度与空气温度之间的差异明显,早晚差异较小、下午较大;阴天和多云天,叶气温差在零度上下波动。通过回归分析表明,空气温度是影响叶温的首要因子和关键因子。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中职学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课堂教学由于实验仪器设备不足、损耗率高、实验参数更改不易,导致实验开出率低,学生很难自主进行探究实验,学习积极性低,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本文尝试采用仿真软件辅助教学,探索新的实验组织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并给出了相应的教学设计案例。  【关键词】仿真软件自主学习创新能力单片机实验  【中图分类号】G71
檀香为檀香科(Santalaceae)檀香属(Santalum)的常绿小乔木,因其具有很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所以人们开始对檀香进行引种栽培,而推广檀香种植的一个主要限制因子是冻害,因此开
【摘要】本文根据国内高校服装表演专业当前的发展现状和遇到的瓶颈问题,结合市场发展情况和实际需求,制定了既符合高校培养,又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新的教育培养模式。新的模式从过去的老师培养为主,逐渐过渡到老师引导,市场培育。最终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培养就业择业能力,尽快尽好的寻求发展。  【关键词】模特教学以赛代练市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
本研究以芍药3年、凤丹3年、芍药4年为砧木的嫁接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品种‘洛阳红’为对象,探讨牡丹在不同生育期时不同砧木嫁接牡丹的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
【摘要】桥梁工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一门专修课程,该课程理论难度大。为提高其教学质量,文章结合学生岗位要求及教学工作实际,对桥梁工程课程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索。  【关键词】桥梁工程教学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233-02  1.引言  桥梁工程是土木工程行业建设技术控制部分,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理论知识
【摘要】旅游产业运营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或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文明等综合实力展示的过程,也是对其历史回顾和对未来展望的过程。上海这座具有独特的海派文化内涵的城市,旅游职业人如何真正托起上海这座城市的旅游文化基石,展示出上海独特的文化魅力及国际大都市时尚风采,是我们旅游高职教育亟待解决的关键课题之一。本文从培养学生文化艺术气质和职业素养的角度,探索旅游高职教育学科建设的改革思路。  
本文通过对围内外主题公园建设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及对其规划设计相关理论的总结分析,对动植物类主题公园的概念、分类以及规划设计基本理论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摘要】电子制作在中职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既能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又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电子制作过程中,存在老师对电子制作不够重视、对学生要求不够严格、学生对电子制作采取完成任务的心态以及电子制作实践课本身等诸多问题,本文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给出一些电子制作的教学建议。以期望能促进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电子制作中
【摘要】本文介绍了采用实践式教学模式对《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任务、和评价方法进行改革的目的、意义、实施步骤、以及实施效果,并对这一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实践式教学教学改革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236-01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是机械相关专业的主干专业课,课程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利用机
【摘要】为了提高技工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在电工课堂教学中,应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能力,训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有必要开展研究型课程教学。  【关键词】人才素质研究型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239-02  就业环境竞争的关键在于人才素质,而人才素质的优劣则体现在创新能力上。当下技校电工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