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城市快速建设的背景下,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同时也使城市地域性特色逐渐弱化,地域性植物景观在城市发展中逐渐流失。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大力发展,城市居民和游客对城市园林植物景观中的地域性价值表现出急切的诉求,如何塑造个性鲜明的城市植物景观成为摆在城市建设者面前的一项重任。广州作为拥有22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景观国际化发展过程中,部分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植物景观的破坏与城市特色植物景观塑造间产生了矛盾,阻碍了城市文脉的延续与景观的发展。城市公共园林作为人们户外生活的重要空间,也是承载地域自然与文化的载体之一。因此关于广州公共园林建设中地域性植物景观的运用及相关研究工作十分的迫切,营造富有地域性特色的植物景观是发挥城市自然价值与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当前广州城市公共园林的具体建设情况,对广州地域性植物景观进行梳理和归纳,并将其划分为两大类:基于自然因素的地域性植物景观以及基于文化因素的地域性植物景观。此外,通过对不同类型地域性植物景观在公共园林中的应用频率和常用的植物种类进行统计,获得应用频率较高的地域性植物景观类型、常见的植物种类及其使用特点。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研究获得广州地域性植物景观的特征及其结构,最后探讨广州地域性植物景观的成功经验以及营造广州地域植物景观的意义和配置要点。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自然因素而形成的地域性植物景观主要有:以棕榈科植物为代表形成具有亚热带风情的植物景观;具有板状根、气生根等典型形态特征的植物景观;能体现出广州四季繁花的季相特征的植物景观以及带有热带雨林风情的植物景观。基于自然因素的地域性植物景观是体现广州地域性特色的主要景观类型。(2)能体现广州地域文化因素的植物景观主要包括:具有民俗、民风文化涵义的植物景观;具有历史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植物景观;带有宗教文化氛围的植物景观;以竹、菊、兰为精神寄托的植物景观;由于自发性社会活动而形成具有主题文化色彩的植物景观。(3)在城市公共园林中应用频率较高的地域性植物景观类型是:体现四季繁花季相特征的植物景观;以棕榈科植物为代表的具有亚热带风情的植物景观;具有气生根、板状根等典型形态特征的植物景观;以榕属植物为代表的具有一定民俗文化涵义的植物景观。(4)广州地域性植物景观特征主要表现为:具有浓郁的海岛风情与亚热带风情;体现出广州四季繁花的季相特征;具有浓厚的民俗、民风文化内涵;带有宗教文化氛围;专注于社会行为的意义;作为人们精神的寄托。(5)广州地域性植物景观结构主要有单一化结构与复合型结构,其中复合型结构主要包括乔--地被结构、灌木/小乔木--地被结构以及乔--灌--草结构,而在园林植物景观建设中以乔灌草混合配置为主要结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