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用是中外写作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应用较为广泛。恰当的引用不仅能增强作者所述论点的说服力,同时也可使其自身创作的文本语言更具感染力。从互文性理论视角来看,引语的使用具有鲜明的互文效果,往往给读者带来更为丰富的阅读体验。翻译本身也是一种互文性活动,而引语的翻译则面临互文效果跨语实现的诸多挑战。这其中,具有文化特色的引语翻译尤为困难,需要译者在充分了解原语和译语文化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策略,才能使原语文本中引语的互文功能在译语文本中得以有效实现。本次翻译实践项目的源语语篇节选自《如何做演讲》一书中的第四、五两章。该书是一本指导演讲与演讲稿写作的著作。在通读全文的过程中,本文作者发现,该书最大的写作特色在于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名人名言及部分专著文字。这些引语的使用除佐证作者观点,或展示优秀范例等自身修辞功能外,还有着丰富的互文效果。引语的处理成为本次翻译实践项目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具体翻译实践过程中,本文作者发现,因引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量不同,相应的翻译难点不一,需要认真思考并作相应调整处理。本论文从互文性理论视角出发,基于How to Write & Give a Speech一书汉译的具体实践,将翻译素材中所涉及的引语进行了互文类型划分,即文化特色引语与非文化特色引语两大类。针对这两大类型引语的翻译实践,本文作者还对其文本功能进行了具体考察与分析讨论。最后,本论文结合典型翻译实例,探讨了不同类别引语的互文性翻译策略。通过翻译实践个案的讨论,本研究发现,对于非文化特色类引语的翻译,主要应侧重其自身修辞功能的对等处理,同时也要兼顾其篇章结构功能的对等处理。而对于文化特色类引语的翻译,则可以分别采用互文性的直译、释译和转译方法进行具体类别处理。由此,不同互文类型引语的有效翻译能够有助于翻译素材文本整体质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