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凤三(1736-1801),一字梧冈,号鹤衔,又字岳皆,号六观,浙江绍兴人,他出生在一个传统的以儒取仕家族,由进献诗赋钦赐举人,授内阁中书,后任多地学政,官至吏部左侍郎。为官期间,谨言慎行,与毕沅、吴锡麒、邱学勄、李调元、赵怀玉等人交好。所著有《慎独斋吟剩》《双梧斋吟稿》。现仅存《慎独斋吟剩》四卷,有诗二百二十七首。纪昀、钱棨、汪如洋等人曾称其诗“是真能自言其志,毅然自为一家矣”、“合观各体,骨气胚胎初盛”、“直以精神追汉魏,不沿绮靡到齐梁。莫言江左扶轮替,愿奉骚坛一瓣香”,给出了较高的评价,但目前学界尚无对童凤三其人其诗进行的研究。本论文分上、下两编,对与其生平和创作活动相关的问题进行考证与研究。上编为童凤三诗歌研究,考证了其家世、生平与交游,对《慎独斋吟剩》的诗歌内容、艺术特色及诗人创作思想等方面进行探究。他除长于咏史外,诗作涉及主题颇多,追思怀古、咏物言志、酬唱赠别、纪游感怀、归隐避世、题咏书画等皆有所作。因为他认为诗歌是言志与缘情的统一,在拟议与变化中保持平衡才能创作出优秀的诗歌,从而形成了风骨天成、气韵醇茂及事辞相称的艺术风格。下编为童凤三年谱及诗歌系年部分,根据其诗歌内容,证以往来交游者的年谱及诗文集,对其生平与诗歌作了系年,尽可能详细地介绍了他的生平事迹、交游往来及文学活动等情况。另外,正文之后附录了其诗集《慎独斋吟剩》。因没有可进行校勘的诗集版本,故只对部分诗歌内容进行了他校,对未收入集中的部分诗文作了辑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