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现代社会工作蓬勃发展,广东地区,尤其是广州、深圳两地,已经成为全国社会工作发展最快、模式最成熟的地区代表。即便如此,在社会工作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相比,差距依然相当明显。近年来,社会工作的飞速发展也暴露了一些行业问题,其中以岗位评价为代表的制度缺失与经验不足反映了我国社会工作在发展的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比如社工服务的专业性还远远不够、社会工作者的管理还不够规范等,因此,当前社工机构开展科学高效的岗位评价势在必行。岗位评价,是指通过相对全面的评价要素指标体系和系统的评价办法确定每一个岗位在组织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确定每一个岗位的影响以及岗位的相对价值和贡献大小的过程。岗位评价作为衡量社会工作者开展专业服务工作和自身专业素质的一项考量标准,能够反映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水平,提高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同时也能够加强社会工作者的管理。因此,它不仅仅是社工机构内部的制度安排,更是开展社工服务的实践需要。笔者此次以深圳市L社工机构为研究对象,通过参与观察与资料分析,可以了解到L社工机构内部制定了较为详细的岗位评价体系,针对职员及助理社工、一线服务者以及管理人员分别进行了评价要素设置,即便如此,体系本身还不够规范,具体细节还不够到位。总体来看,L社工机构岗位评价制度的系统性初显、逻辑性略显不足、可操作性有待加强,对于深圳市L社工机构的考察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在全国范围内,社工机构岗位评价的制度设计与实践水平亟需提高。本次研究在方法上主要运用参与式观察法。首先,通过参与式观察,不仅能够深入了解L社工机构的背景、现状以及岗位评价情况,而且能够参与到社工机构岗位评价工作中去,获取大量现时有效的第一手资料,为文章撰写提供资料基础;其次,通过对L社工机构岗位评价的介绍分析,探索当前的社工机构岗位评价通用模式,并最终能够促进更为规范的岗位评价制度的出台,进一步促进社会工作的发展,使社会工作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