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农林复合系统空间格局分析与优化建议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naln_xc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林复合系统作为一种高效农业发展模式,可以协调生态建设与粮食供求、经济增长的平衡关系,在受环境条件制约地区极具应用和推广意义。本研究以安塞地区农林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RS和GIS结合的技术手段,研究其在1999年实行退耕还林政策以来空间格局特征变化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并结合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对安塞区农林复合系统进行综合提升与优化配置,以期为陕北地区类似县区的农林复合系统发展提供借鉴。本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结论:(1)根据实际调研和已有研究资料汇总,对研究区域农林复合系统的景观构成和配置模式类型进行了分类分析。按照流域内农林景观要素配置比例和农林产业特征,将安塞区流域尺度的农林景观配置模式分为“耕地+苗圃模式”、“果园+X模式”、“棚栽+园艺模式”、“林草+畜牧模式”、高效循环模式5种。(2)通过遥感和Arc GIS,利用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分析农林复合系统其生存环境在1999—2018年的演变特征发现:1999年至2018年期间,耕地面积减少469.78km~2,降幅58.46%;林地面积增幅48.81%;草地面积增加170.85km~2,增幅11%;湿地面积增加1.19km~2,增幅12.86%;建设用地增加8.86km~2,增幅219.30%;未利用地增加1.11km~2,增幅55.22%。在耕地面积由于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大量减少后,更要优化耕地斑块的质量,提升单位面积生产力,保障现存耕地斑块生态安全。同时加强对各项土地利用的管控,使安塞区的经济、产业、人口的发展与增长在整体环境可承载范围内。(3)在1999-2018年,林地斑块一直处于优势景观地位,其次是耕地、草地。耕地的斑块密度值(ED)降幅明显,表明景观优势度下降;林地、草地湿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却有明显提升,表明景观优势度上升。耕地景观的最大斑块面积指数(LPI)下降幅度明显,表明耕地的优势度在整个安塞区的景观中下降明显,最大耕地面积明显变小;耕地、林地、草地的景观形状指数最大,居于前三,说明这三类土地景观在安塞地区整体状态稳定,内部生态系统较湿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抗干扰能力强;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的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FRAC_AM)的逐渐增加也表明了景观斑块的形状越来越复杂,不易受外界干扰。整体景观的蔓延度指数(CONTAG)值上升表明整体景观的聚集度上升,说明景观中的优势斑块连接性上升,景观中出现了大斑块,各类景观趋向于融合发展。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下降,表明人为活动对景观的干扰程度增强,由于景观类型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景观面积趋于均匀分布,整体景观异质性稍有减弱。(4)自1999年国家施行退耕还林政策以来,要求坡度大于25°的地方施行退耕还林还草。这引起了区域的产业特征、农户家庭生产等一系列的变化,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调研发现,农林复合系统空间格局演变其背后受着政策、自然资源禀赋、人为驱动等多重因素驱动。有退耕还林、政府系列产业政策、发展规划、中央文件的出台、“三变改革”等政策推动,有坡度、坡向的自然禀赋驱动;有农村居民收入、农户生存现状、农业经营主体、农户意愿和选择等人为驱动;这些驱动因素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安塞区农林复合系统空间格局的演变。(5)最后,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和发展理念,从产业优化、生态建设、人才助力、组织提升、文化铸魂等角度对安塞地区农林复合系统提出建议措施进行整体系统全方位的优化提升。
其他文献
随着品牌传播逐渐成为房地产行业吸引客户、树立正面形象的一大重要路径,金地集团东南区域正积极创新品牌传播模式,希望率先通过代表项目的打造来为“因诚而美”品牌价值理念
在当前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随着互联网等科学技术的发展,新一代中学生的成长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在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同辈群体及其自身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下,中学生产生偏差行为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如何预防和矫正中学生偏差行为,是需要社会多方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值得探讨的重要社会问题。本研究通过对上海市8所中学初二学生的偏差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基于一般压力理论,考察上海市中学生压力及偏差行为的现状,分析压力对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迎来大数据时代,使数据量呈现指数级增长,如何在众多数据集中选择满足用户兴趣的数据成为重点研究内容。skyline查询在多目标决策中成为该领域的热门研究点,
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研究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的过程。教学评价包括评教和评学两个核心环节:评教是指
伺服控制技术在工业制造和日常的生活当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如数控机床、工业自动化、机器人等领域。随着微型处理器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性能单片机以及DSP等芯片的出现,促进了数字化控制伺服系统的快速发展。同时,矢量控制技术和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的提出与发展,使得交流电机的控制更加简单,为交流电机伺服控制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伺服控制系统正向着高性能、高精度发展,因此研究先进伺服控制技术具有十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具有全天候、全天时、高分辨率、穿透能力强等工作优势及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军事和民用方面广泛应用。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是将其探测到的场景目标回波转化成精确的目标图像,以便更加直观的观测场景的信号处理技术。SAR系统接收到的雷达回波数据是散焦的,其基本信息隐藏在相位里,所以需要成像算法处理获得聚焦图像。但是回波数据一般情况下
基于流程模拟数据,实时寻优操作参数,以实现石化生产过程操作优化是当今石化生产过程提高产品收益、节能降耗的重要方法。其中作为优化计算工具的遗传算法(GA)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多自主体系统的协作式输出调节问题受到了控制领域的广泛关注。该问题可以刻画为:给定一组多自主体受控对象、外系统以及一个连通的网络通信拓扑,设计分布式控制器使得系统能够实现渐近跟踪一类参考输入的同时抑制一类干扰信号。本文考虑利用鲁棒控制和自适应控制两种方法实现线性不确定多自主体系统的协作式输出调节问题,具体概括为:1.利用鲁棒控制方法解决线性多自主体系统的协作式输出调节问题。对于单输入单输出系
在许多领域,诸如: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数据的维数可能成千上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是进行降维和特征提取的一个广泛使用的工具。通过PCA对高维数据
与传统的三轴数控机床相比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拥有两个旋转轴,在机床运行过程中与三个线性轴配合共同完成加工,且在面对刀具干涉和碰撞时也具有较好的处理方式,并能获得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