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幅整合脑电图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ing_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监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振幅整合脑电(amplitude-integratedelectroencephalography,aEEG),分析aEEG的不同的异常表现,探讨aEEG对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预后的评估作用。  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病房住院并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根据入选标准,纳入病例51例,全部病例在确诊后72小时内完成aEEG检查,根据aEEG背景活动、睡眠觉醒周期(SWC)、痫性活动(SA)的不同,分为2组:aEEG正常组21例,aEEG异常组30例;其中aEEG异常组分为4个亚组,分别为背景活动异常组3例,SWC异常组9例,背景活动+SWC异常组14例,背景活动+SWC+SA异常组4例。所有病例在住院期间完成NBNA评分,头颅超声、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头颅MRI检查,并在出院1月及6月后进行Gesell评估。分析各组不同的aEEG结果,探讨这些结果对患儿预后的评估价值。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  结果:  1.aEEG正常组与异常组患儿在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日龄、抗生素疗程、治愈情况等基本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2.aEEG正常组患儿在出院后1个月及出院后6个月Gesell评分中适应能、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能及个人社交等五个能区发育商(DQ)均正常(DQ>75),且高于aEEG异常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背景活动异常组、SWC异常组、背景活动+SWC异常组及背景活动+SWC+SA异常组四个亚组间出院后1个月的Gesell评分中适应能及大动作DQ均异常,亚组间五个能区DQ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后6个月背景活动+SWC异常组及背景活动+SWC+痫性发作(SA)异常组适应能DQ均异常,且明显低于背景活动异常组与SWC异常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aEEG正常组中头颅MRI异常率47.6%,NBNA异常率42.8%;aEEG异常组中头颅MRI异常率80%,NBNA异常率80%;aEEG正常组MRI及NBNA异常率均低于aEEG异常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正相关(r>0)。  结论:  1.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可引起患儿神经系统异常,导致动作及智能发育迟缓,应早期干预治疗。  2.本研究认为aEEG正常的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出院后1个月及6个月的预后较好;aEEG异常提示出院后1个月及6个月时存在预后不良,其中背景活动与SWC均异常对预后不良的评估价值更大,可为临床早期诊断脑损伤提供依据,有利于早期干预治疗。  3.本研究认为aEEG结果与头颅MRI及NBNA评分的异常率呈正相关,或可联合评估作为正确判断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预后的一条新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新生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时肠组织中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PLA2)变化,旨在阐明PLA2在NEC发病中的作用,为探讨新生儿NEC的发病机制及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SD新生大鼠出生48小时开始给予鼠乳代用品人工喂养,100%氮气缺氧90秒,4℃冷刺激10分钟,每天2次,连续3天,建立新生SD大鼠
研究背景:  扁桃体肥大是儿童耳鼻喉科常见疾病,是引起儿童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neasyndromeOSAHS)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认为扁桃体肥大的
背景:  血友病是临床上常见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常见的有血友病甲和血友病乙,病因为F8基因或F9基因的突变导致相应的凝血酶原活性降低或缺失,根据凝血因子FVI因子和FIX因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