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运用耳穴贴压疗法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静息时VAS评分、BCS评分、PGIC评分及术后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探讨耳穴贴压治疗下肢骨折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术后常规治疗,试验组则在术后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耳穴贴压治疗,选取交感、皮质下、神门、手术部位相应耳穴,每日按压4次(三餐后及睡前),每次每穴反复按压20次,若手术局部疼痛加重发作时临时增加耳穴按压次数,疗程为3天。分别记录术前、术后4h、12h、24h、48h、72h静息时VAS评分,术后12h、24h、48h、72h BCS评分,术后24h、48h、72h PGIC评分,患者满意度,并对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1.VAS评分比较:(1)组内比较:两组VAS评分随术后时间增加均呈下降趋势,术后各时点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2h、24h、48h、72h与术后4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48h、72h与术后12h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术后48h、72h与术后24h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术后72h与术后48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术后常规镇痛和联合耳穴贴压镇痛均可能有改善下肢骨折术后疼痛的效果,术后72h镇痛效果与术后48h效果相当。(2)组间同期比较:两组术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齐同可比性;两组术后4h、12h、24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VAS评分下降更多,两组术后48h、72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耳穴贴压联合治疗能有效增强下肢骨折术后患者24h内的镇痛效果,尤其在术后4h,对照组评分在4分以上,疼痛明显影响到患者正常睡眠,而试验组评分在3分左右,显示疼痛可以忍受,没有影响正常睡眠。2.BCS评分比较:(1)组内比较:两组BCS评分随术后时间增加均呈上升趋势,术后24h、48h、72h与术后12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h、72h与术后24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h与术后48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术后常规镇痛和联合耳穴贴压镇痛均可能有缓解下肢骨折疼痛的效果,术后72h镇痛效果与术后48h效果相当。(2)组间同期比较:两组术后12h、24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BCS评分上升更多,两组术后48h、72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耳穴贴压联合治疗能够增强下肢骨折术后患者24h内止痛效果,提高患者舒适度。3.PGIC评分比较:(1)组内比较:两组术后各时点PGIC评分均呈下降趋势,术后48h、72h与术后24h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术后72h与术后48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术后常规镇痛、联合耳穴贴压镇痛均能缓解患者疼痛感觉,术后72h止痛效果与48h效果相当。(2)组间同期比较:两组术后24h、48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试验组PGIC评分下降更多;两组术后72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缓解程度在术后2天内优于对照组。4.患者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满意率均在80%以上,其中试验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疗法能辅助减轻患者下肢骨折术后的急性疼痛,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的整体治疗状态并无特殊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