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申办,标志着中国国际地位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这将给中国和北京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经济效益。奥运会门票收入是奥运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奥运会门票营销既是奥林匹克营销计划中的一部分,又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营销战略中的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显而易见,兼顾国情与人文奥运理念的低价策略,将首先考验北京奥组委的商业运作能力。为此,对低需求的奥运会赛事门票的营销开发则显得格外重要。
本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首先,以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理论为基础,分析北京奥运会赛事现场中国观众群体特征,提出北京奥运会中国观众低需求赛事的确认依据。其次,归纳统计以往两届奥运会赛事上座率的情况,结合运用专家德尔菲法和消费者问卷调查法的统计结果,预测出北京奥运会中国观众低需求赛事项目。这些项目是:赛艇、皮划艇、曲棍球、棒球、垒球、现代五项、铁人三项。这部分是本论文的难点。第三,本文的重点在于,以市场营销4Ps中的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加之有形展示(Physical Evidence)的组合因素为基础,对北京奥运会低需求(low-demand)赛事门票相应提出以下营销策略:品牌体验、优质服务、门票纪念价值及门票公关作用的产品策略;理性考虑中国国情及与观众消费心理之间辨证关系的定价原则以及政府行为指导下面向弱势群体的价格策略;充分利用媒体优势的低需求赛事广告宣传、迎合专业型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的销售促进以及奥运与旅游互动的促销策略;以体验奥运会场馆建筑风格及设施美学为目的的有形展示策略。
最后,为实现奥运门票收益的最大化和充分展现国人奥运热忱,对北京奥运会低需求赛事门票营销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慎用低价策略,重视中国观众奥运意识的培养;提升公平意识用以助推政府公共服务的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