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从三个层面、二十四个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确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明确了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取向,为我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其价值取向如何,不仅影响着他们的成人成才,而且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采取措施,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推动大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价值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立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这一问题,通过分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面临的挑战,探讨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的对策,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是指大学生通过不断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在认知的基础上实现对其接受、认可、认同,把它的精神要求作为自觉的价值追求,并积极践行,用以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的价值追求,不仅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与问题,需要我们面对现实,根据新时期的时代特征和大学生的特点,通过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优化、家庭教育等方面,来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和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