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药维拉佐酮关键中间体的合成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85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抗抑郁药维拉佐酮关键中间体5-(4-叔丁氧羰基-哌嗪-1-基)苯并呋喃-2-甲酸乙酯和5-(4-叔丁氧羰基-哌嗪-1-基)苯并呋喃-2-甲酰胺的合成新工艺。该工艺的优点在于使用Ullmann偶联反应引入哌嗪环,避免了剧毒试剂氮芥盐酸盐,减少了环境污染和试剂毒性,并且采用廉价的铜催化剂替代了昂贵的钯催化剂。本文分为三章:第一章:对维拉佐酮药物的概况进行了介绍,综述了从各个起始原料出发的维拉佐酮全合成路线。第二章:主要介绍了Ullmann偶联发展历史沿革,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描述,并综述了在不同配体作用下的Ullmann C-N偶联反应。第三章:开发了合成维拉佐酮中间体5-(4-叔丁氧羰基-哌嗪-1-基)苯并呋喃-2-甲酸乙酯的新工艺,并对该工艺路线进行了系统优化,最终环合反应步骤收率为60%,Ullmann偶联反应步骤为40.6%;同时开发了合成维拉佐酮中间体5-(4-叔丁氧羰基-哌嗪-1-基)苯并呋喃-2-甲酰胺的新工艺,经优化氨解反应步骤收率为80.1%,Ullmann偶联反应步骤收率为48.2%。
其他文献
针对工业中大量使用的双锥环密封结构,基于常用的紫铜(T2)垫片的应力与变形曲线,考虑了密封结构的对称性、几何非线性(接触结构)和垫片材料非线性,建立了二维轴对称有限元模
在新建兰新第二双线高速铁路西宁隧道断面大、埋深浅、围岩软弱的条件下,下穿既有兰西高速公路,应用超前大管幕施工技术,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控制高速公路沉降的最有效方法。大
1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简介Seidah等〔1〕在研究神经元发育分化时发现一个新基因,称为PCSK9,该基因编码是一种前蛋白转化酶,名为神经细胞凋亡调节转化酶1(NAR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