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舌鳞状细胞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口腔颌面部常见疾病之一,近来舌鳞状细胞癌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其生长速度快,浸润性强,侵及舌肌可严重影响舌部功能,易转移至颈淋巴结,预后差,近30年来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患者5年生存率无显著提高。故寻找新的治疗方法,研究与舌鳞状细胞癌发生和发展的相关因子,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目的:通过检测EZH2和P57Kip2蛋白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的表达与舌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其在舌鳞癌中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的机制,初步揭示EZH2和P57Kip2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取61例舌鳞状细胞癌石蜡标本及10例正常舌黏膜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EZH2和P57Kip2蛋白在舌鳞癌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将检测结果与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所有资料均运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并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EZH2与P57Kip2蛋白在舌鳞癌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1、EZH2蛋白在舌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7%(47/61),高于在正常舌黏膜中的阳性表达率20%(2/10),且差异显著(P<0.05)。2、P57Kip2蛋白在舌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27.9%(17/61),低于在正常舌黏膜中的阳性表达率100%(10/10),且差异显著(P<0.05)。3、EZH2、P57Kip2蛋白与舌鳞癌的病理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浸润深度无关(P>0.05)。4、在舌癌中,EZH2蛋白与P57Kip2蛋白表达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Spearmanr=-0.704,P<0.01)。结论:1、EZH2蛋白在舌鳞癌组织中表达上升并高表达,且与舌鳞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EZH2可能促进了舌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并可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P57Kip2蛋白在舌鳞癌组织中表达下降并呈低表达,且与舌鳞癌的恶性程度及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舌鳞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可能与P57Kip2的表达缺失或下降有关。3、EZH2和P57Kip2两者可共同作为推断舌鳞癌的恶性程度、预后评估和靶向基因治疗的新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