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欧盟关系的演进及原因探析

来源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ids13241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盟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最成功的的区域一体化组织,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第二大经济体,近年来在国际贸易、国际秩序的构建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两个重要的国际关系行为体之间的双边关系历经变化,对双方发展、国际格局具有愈加深刻的意义。21世纪的前十年,中欧关系经历了从全方位深化合作的“蜜月期”到冲突对抗的起伏和变化,体现了国家实力和国际局势变动下双边关系的走向,深入探究这段时间影响中欧关系变迁的内在因素,将为我们发展成熟健康的多双边关系提供理论支持。对此,本文将结合现实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从中国和欧盟的政策文件以及双方交往历史事件入手,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首先,以1995年欧盟委员会发表的《欧盟—中国关系长期政策》为起点,欧盟愈加重视发展同中国的双边关系,中国也将欧盟视为一个不断上升的新兴力量而对其给予高度重视;至2003年,欧盟发表了第五份对华关系文件,将中欧关系推向一个历史至高点,欧盟和中国的伙伴关系上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欧关系达到历史最好阶段。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国际局势的变动和美国单边主义的发展,二是中国、欧盟双方实力发展,在经贸、战略上相互借重,三是双方领导人的积极推动。第二,从2005至2006年前后,中国和欧盟之间开始出现矛盾,体现在经贸、政治、外交等领域,表现出贸易的竞争关系、欧盟在人权、藏独等问题上对中国的责难,以及欧盟对于中国发展、援助非洲等举措的质疑。这类矛盾冲突在中欧之间愈演愈烈,至2008年跌至低谷。之所以中欧关系趋于复杂化,第一层原因在于双方主体实力的变化;二是由于美国多边主义回归,美国寻求与欧洲的传统友谊,中欧之间合作的战略基础动摇;三是由于领导人更替引起的政策更迭。第三,在重点分析这十年中欧关系变化的基础上,对于2010年后至今中欧关系进行大致的梳理,对影响欧盟和中国外交的内外部因素、发展情况作一分析,并对如何建立良好有序的国际政治双边关系,加强中国同欧盟关系进行论述。
其他文献
双共装置是飞行器同时采用前端和后端两套遥测系统时的关键设备,而抗低气压击穿性能决定了双共装置的成效,是设计关键。无论是对密封防护方式的设计,还是对密封材料的选择,都
目的糖尿病(diabetes,DB)是一种发病率极高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在人类进化史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并且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与生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年
文章重点讨论供应链管理中的激励机制设计问题。在阐述供应链管理中基于委托代理激励理论特点的基础上,将制造商看作委托人,经销商看作代理人,采用博弈论方法对单一制造商与单一
总结1例罕见的膀胱癌膀胱切除术后输尿管造口状态患者发生输尿管-髂动脉瘘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针对医嘱“绝对卧床”与患者意向“多活动”之间的矛盾性护理问题,运用叙事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