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金融市场并不完善,关系机制在企业经营发展中仍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便利地获得稀缺的信贷资源,企业纷纷与银行搭建紧密的联系。银企关联关系如何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决策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本文以2008-2014年A股主板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数据样本,着眼于不同形式的银行关联,结合宏观经济环境,考察其对企业投融资行为的影响。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银行关联如何影响企业不同期限的银行贷款的获取?贷款融资的便利是否提高了企业的现金股利支付意愿?银行关联企业的实体投资水平与非关联企业相比是否存在差异?银行关联是否影响企业委托理财业务的发生概率?以及在不同的宏观经济背景下,银行关联对企业财务管理行为的作用效果是否会发生改变?研究结果发现:第一,非银行持股的银行关联企业银行借款水平更高。拥有银行背景高管、直接持股或间接持股银行的企业有更高水平的短期借款、总借款以及新增银行借款,而且其银行关联可以缓解货币政策紧缩对这三类借款水平的负面影响。银行持股却降低了企业的借款水平,也不能减轻货币政策紧缩的消极作用。第二,不同形式的银行关联对企业现金股利支付意愿的影响不同。拥有银行背景高管或持股银行的企业具有更高的现金股利支付意愿,控股股东持股银行不影响企业的现金股利支付意愿,而银行持股企业的现金股利支付意愿最弱。经济下行降低了企业支付现金股利的意愿,银行股东的存在会加剧这一趋势,而银行背景高管的存在则显著减弱了这一负向作用。第三,四种不同形式的银行关联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实体投资水平。企业在经济不景气时会削减实体投资支出,而银行关联的存在增强了这一影响。最后,拥有银行关联的企业从事委托理财业务的可能性更大,委托理财能提升企业的绩效水平。在宏观经济状况较差时,企业更倾向于进行委托理财,而非实体投资。而且银行关联强化了经济下行对委托理财行为的促进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银行关联与企业财务管理相关的文献,而且对公司治理、银行信贷资金管理和政府金融体制建设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