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钛负载铂及氮化碳复合材料的光、电催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jn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污染和能源紧缺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因此开发新的清洁能源非常重要。二氧化钛(TiO2)由于其无毒,廉价和光催化活性高等优势为解决这些问题带来了希望。但是,Ti02自身的一些缺陷,如太阳光利用率太低,光生电子与空穴复合率高等极大地制约着它的广泛应用。众所周知,Ti02可作为一种优良的催化剂载体材料,但是关于其载体结构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却研究地较少。论文一方面制备了目前研究较少的TiO2纳米线阵列(TNWAs),分别用它和Ti02纳米管阵列(TNTAs)作为铂(Pt)催化剂的载体,用
其他文献
本文以酚醛树脂作为碳源,通过海藻酸铵辅助溶胶-凝胶法制备出一种新型的具有较高机械强度和较大比表面积的多孔活性碳球,用X射线电子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热重(TG)、氮气吸附脱附法(BET)、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等表征手段对其形貌、结构与组成、比表面积、孔道结构、失活机理等进行了研究。系统的考察了活性碳球前驱体-可溶性酚醛树脂的
摘要: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富锂层状正极材料因比容量高(可达250mAh/g以上)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最有望取代商业化LiCoO2的材料,但其在实际应用中尚存在首次库仑效率低、循环性能差等不足。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层状富锂材料Li1.2(Mn0.54Ni0.16Co0.08)O2,并对其进行了改性研究。合成工艺条件对材料的结构和性能有很大影响。研究了合成条件(溶液p